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食蛇、黃緣閉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 (Gray, 1863)
頭背黃綠色,頭側及喉部淡黃色,眼後有黃色明顯弧紋。背甲略呈紅棕色或古銅色,中央有脊稜 1條,呈淺黃色或黃色。腹甲為黑褐色,背甲腹緣呈黃色。背甲及腹甲由韌帶組織相連,腹甲之胸盾與腹盾之間有明顯的韌帶組織相連,前、後兩頁皆可活動,可完全與背甲閉合。上喙有明顯向下鉤曲。背甲長最大可達20公分,但隨著族群的不同,其體型略有差異。
中國大陸東南部各省、台灣、日本琉球群島南部。目前依其地理分布隔離特性可分為3個亞種。
為陸棲性淡水,主要棲息於低海拔原始闊葉林、次生林邊緣。食性為雜食,以植物果實、嫩葉、陸生無脊椎動物及部分脊椎動物死屍為食。野外族群約需12~15年才達性成熟,一般壽命可達20年以上。台灣北部地區的族群之產卵期為5~7月,每年可產1~2窩,每窩產卵數為2~4顆。其活動有明顯的季節性週期,冬季至躲藏於森林底層過冬,其活動頻度降低,夏季則多於森林邊緣活動攝食。
鱉目(Class Testudunes)
淡水科(Family Batagur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指妓院中負責生火、燒水、提壺沖茶等雜役的夥計。也稱為「大茶壺」、「子」。
前事不忘,後代之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比喻可資借鑒的事物。「前事不忘,後代之元」指不忘過去的經驗教訓,後世子孫可以用作行事的借鑒。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條。01.晉.劉琨〈勸進表〉:「昔惠公虜秦,晉國震駭,呂郤之謀,欲立子圉,外以絕敵人之志,內以固闔境之情,……前事之不忘,後代之元也。」
新幾內亞蛇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elodina novaeguineae (Boulenger, 1888)
背甲呈卵圓形,盾板中央有輻射狀突起,為褐色及深褐色。頭部略呈扁平狀,吻端略為前突,上額中央無缺囗。頸細長,約為背甲之55~60%,背側有大而圓的疣突,背側為橄欖色至褐色,下方為乳白至黃色。腹甲、甲橋及緣盾下方呈乳白至黃色,幼體則有黃色至橘紅色斑點。四肢為橄欖色至褐色,指(趾)間具有蹼,靠末端有5塊橫列的大型鱗片。背甲長最大可達30公分左右。
澳洲東北部近岸地區、新幾內亞東南部及印尼東部帝汶附近島嶼。
棲息於水流較緩的溪流及沼澤區域,甚至可出現於沿岸的潟湖區。主要攝食水生螺類、蝦、昆蟲、兩生類及小型魚類等動物性食物,有時亦取食各種水生植物。於乾季缺水畤,會潛入泥中有夏眠現象。其生殖習性至今仍不甚清楚,產卵數約為7~21顆。
鱉目(Class Testudunes)
蛇頸科(Family Chelidae)
緬甸陸、黃頭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ndotestudo elongata (Blyth, 1853)
背甲為長橢圓形,背側隆起平滑。其顏色變化極大,一般為黃色至黃綠色,並有黑色不規則斑點,於靠近緣盾部位之斑點較大,部分成體之花紋會隨成長而消失。幼體之緣盾有鋸齒狀突起,臀盾僅有1枚。雄於生殖季時,頭部顏色轉紅。前肢有大型突起的鱗片,後肢之鱗片未突起。背甲長最大可達約33公分。
印度北部、尼泊爾、中南半島、馬來半島、中國大陸的廣西及雲南。
為陸棲性,主要棲息於熱帶低海拔常綠闊葉林或山區森林或高原的環境,可忍受高達48℃的溫度。主要為草食性,攝食植物花、果實、蕈類等,有時亦攝食陸生貝類及昆蟲。卵為長橢圓形,每窩產卵數為2~7顆。
鱉目(Class Testudunes)
科 (Family Testudin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占卜的方式。鑽鑿灼燒甲,使產生裂紋,據以預測吉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身體橢圓而扁,腹、背皆有硬殼。四肢短,頭、尾和腳都可縮入甲殼內。行動遲緩,性耐飢渴,壽命長達百年之上。
龍麟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為象徵吉祥、長壽的動物,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太皇太后臨政,有龍麟鳳之應,五德嘉符,相因而備。」
茲樂(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種類名。又稱「茲伎」。隋唐(西元581∼西元907)「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中之一部。宋朝(西元960∼1279)教坊「四部樂」中也設有「茲部」。該樂舞屬儀式舞蹈。是由西域所傳入之胡樂中最具代表性之樂舞。茲是古代國名,在今新疆省庫車一帶。該樂舞傳入中原,應溯自第四世紀,後 呂光(西元386∼西元399在位)伐茲,毀其城,滅其國,擄其樂舞及表演人員。呂光亡後,「茲樂」曾經軼散。至後魏(即北魏,西元386∼西元534)滅後 ,平定中原,復獲「茲樂」。道武帝(西元386∼西元408)以後,帝王及貴族人士對茲等胡樂極度欣賞。北齊(西元550∼西元577)皇室,自其祖即酷愛「...
《隋書.音樂志》、《北魏書.呂光傳》、《舊唐書.音樂二》、《唐代音樂史的研究》、《唐會要.卷三十三》。
背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天南星科背芋屬,蔓性攀緣植物。莖木質,葉心臟形,長四十至八十公分,羽狀分裂,並有多數圓孔。肉穗花序圓柱形,佛燄苞黃白色。果實松毬狀。莖葉有毒,誤食造成嘴部及喉部的刺痛及燒熱感,並引起倦怠、衰弱及腎功能喪失等症狀。原產墨西哥至熱帶非洲、亞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