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05 ms
共 8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移風易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墨子曰:「樂者,聖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
極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再超越的地步。《文明小史》第三○回:「並且經過本朝幾位聖人考究過的,細密到極處,還有什麼遺漏要改嗎?」
|
清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淨無為的道理。《淮南子.原道》:「是故聖人守清道而抱雌節,因循應變。」
|
對証之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子語類》一書載:宋儒朱熹的門人亞夫問何謂「克己復禮」,朱熹回答:現在的人只會說要克制私欲,嚴格要求自己,卻不去實踐禮義,於是失去準則,使得禮法大亂。聖人孔子就說得很明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禮作為克制和實踐的標準,就是捉到病根,針對症狀開方用藥。後來「對症下藥」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的「對證下藥」演變而出,用來指針對病症開方用藥。亦用來比喻針對癥結所在,做有效的處理。《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記載了一個實例,可以助我們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府吏兒尋和李延一起來找名醫華佗看病,他們兩個人都頭痛身體發燒,症狀相同。華佗...
|
貪花戀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好女色,迷戀美酒。元.喬孟符《揚州夢》第四折:「某奉聖人的命,因牧之貪花戀酒,本當謫罰,姑念他才識過人,不拘細行,赦其罪責。」
|
面紅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事!常人豈能做得?後人因孔子不許他以仁,便以二子之事為未足道,此卻不可。須當思二子所為如此高絕,而聖人不許之以仁者,因如何未足以盡仁。就此處子細看,便見得二子不可易及,而仁之體段實是如何,切不可容易看也。」 〔注解〕
(1) 子文:鬥穀於菟(ㄨ ㄊㄨˊ),鬥為其姓,穀於菟為其名,字子文,春秋時楚國公族,生卒年不詳。楚成王時為令尹,凡二十八年,勤於國政,雖三仕三已,喜怒不形於色,孔子謂之忠。
(2) 三仕三已:三次任職為官,又三次被免職罷官。
(3) 慍:音ㄩㄣˋ,怨恨。
|
移風革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墨子曰:「樂者,聖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
行尸坐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行屍走肉」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嘉《拾遺記.卷六》任末1>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2>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菴,削荊為筆,剋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以靜衣易之。非聖人之言不視。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3>走肉耳!」河洛秘奧,非正典籍所載,皆注記於柱壁及園林樹木,慕好學者,來輒寫之。時人謂任氏為「經苑」。 〔注解〕
(1) 任末:字叔本,東漢蜀郡繁人,生卒年不詳。少習《齊詩》,遊京師,教授十餘年。為郡功曹,辭以病免。後奔師喪,於中道病故。
(2...
|
守道安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貧樂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文子.上仁》文子問:「仁義禮何以為薄於道德也?」老子曰:「為仁者必以哀樂論之,為義者必以取與明之。四海之內,哀樂不能遍;竭府庫之財貨,不足以贍萬民。故知不如修道而行德,因天地之性,萬物自正而天下贍,仁義因附。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德過其位者尊,祿過其德者凶。德貴无高,義取无多。不以德貴,竊位也。不以義取者,盜財也。聖人安貧樂道,不以欲1>傷生,不以利累己,故不違義而妄取2>。……」 〔注解〕
(1) 欲:欲望。
(2) 妄取:隨便拿取。
|
形不離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形影不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論述的重點是教人把握時機。時機不對,縱使有商湯和周武王的才德也無法成就功業;反之,處在夏桀和商紂暴虐無道的朝代而沒有商湯、周武王的才德,同樣也無法成就功業。聖人和時機不可分離,就像一個人在日光下步行,他的形體和影子不可分離一樣。後來「形影不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與人或與物、物與物的關係密切,不能分開。此外,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濼陽消夏錄二》:「青縣農家少婦,性輕佻,隨其夫操作,形影不離,恆相對嬉笑,不避忌人。」則用「形影不離」形容二人關係親密,無時無處不在一起。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