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花(李石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畫頗能顯現李石樵融合畢費畫風的心得。瘦長造型擷取畢費以強勁之黑色輪廓線勾勒的手法,百合花和插花之酒壺的挑選,亦出自其細長瘦挺之造型的考慮。桌緣和牆板的直線亦能呼應此等造型。然此畫之造型並不全屬畢費近乎粗糙的強勁造型,雖有瘦細之形,但未見粗獷或甚至粗糙的感覺;在強勁中寓以柔和,反而表達了百合花本身的勁挺和厚實的性質以及優雅的形狀。
魚與靜物(陳德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桌面採俯瞰角度,深綠色桌面似一片平野,向遠處延伸,盤中鎘黃色魚兒柔軟異常;遠處盤子一角與花瓶,筆觸破裂,暗示大氣成分。盤子上方淺藍色斜筆,貫連白盤與黑罐,承接左上方花朵與魚、盤的律動。前方一朵白花﹝玫瑰花?﹞下筆粗拙,整幅畫運用筆觸清晰、模糊的對比效果﹝近景清晰,遠景模糊﹞,拉出遠近距離。色彩重而不窒,深沈冥思中,泛現明亮的黃、白光,無一筆不可人意。
淡水白洋樓(陳慧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是淡水有名的白樓,遙遠的彼方仍有紅樓。日治時代以至光復,這兩棟房子是畫家們的最愛。陳慧坤與眾不同的從另一個角度畫白樓。此時他已受過立體 派的洗禮,所以畫面用堅牢的塊面處理,周圍的紅磚房子不但表現有力,也把中間的白樓襯托得相當美。
竹雀圖(林玉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二竿,葉疏葉密間,群雀鳴叫跳躍。以寫生觀察為法,畫雀固形象精準。畫竹之幹節枝葉安排,一一如生態所見,疊葉之妙,於整齊之中,更富穿插變化。青青綠竹,設色以綠為主,但色彩之輕重,由黃綠為底,而罩石綠,輕重之間,色彩層次豐富,下方馬櫻丹一叢,花之色調,與麻雀之羽毛,用黃赭色,復與綠竹成互補顏色,帶給觀者有如置身盛夏綠蔭中,聞聒聒雀聲。
叉尾雨燕(過境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的羽色無法分辨。A. p. pacificus 的虹膜棕褐色,頭上、後頸、背及雙翼為黑褐色,腰白色,尾羽黑色且分叉,雙翼形狀狹長,喉部白色,具褐色細縱斑,胸、腹及尾下覆羽為黑褐色,具白色細橫斑,腳短且為黑褐色。A. p. kanoi 羽色類似 A. p. pacificus,但羽色較深,喉部及腰的白色斑塊較小、顏色較深,胸、腹及尾下覆羽的白色細橫斑較不明顯。
紅腹濱鷸(東部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繁殖羽與非繁殖季羽色互異。繁殖羽額、頭頂至後頸鏽紅色,各羽有黑色縱斑。頰鏽紅色,過眼線黑褐色。上身肩羽、背及腰黑色,羽緣灰白色,尾上覆羽白色帶黑色橫紋。翼上覆羽黑褐色羽緣鏽紅色,翼下覆羽及初級覆羽黑褐色,羽緣白色,初級飛羽黑褐色,內緣基部灰白色。次級飛羽黑色緣白色,內緣淡色羽軸白色,三級飛羽黑色,尾羽灰褐色,末端白色。喉、頸、胸及上腹部鏽紅色,下腹及尾下覆羽白色。眼暗紅色,喙黑色,跗蹠及趾欖綠色。非繁殖羽頭部灰色,背、肩及翼上覆羽灰褐色,各羽帶黑色軸斑,腰灰色,羽端白色。尾上覆羽白色有黑色橫紋,腹白色。幼鳥似非繁殖羽,背面灰色較濃,腹面前半部灰褐色,縱紋較細也較多。
大花鷚(東北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8cm。雌雄鳥羽色相同。喙暗赤褐色,額、頭上、後頭、後頸為暗褐色,具灰黃色的眉線及黑褐色的過眼線,耳羽褐色,腮及喉白色,具黑褐色顎線,頸黃褐色,具黑色縱斑,背部、肩羽及尾上覆羽褐色,背部具暗褐色縱斑,胸、腋黃褐色,腹及尾下覆羽白色,覆羽及飛羽為黑色,具黃褐色或鏽紅色羽緣,尾羽暗褐色,外側為白色,腳黃褐色,後爪長而彎曲。
四斑紅蝽(2237-42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插
四斑紅蝽(2237-72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插
四斑紅蝽(4288-66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