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20.50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溜子鈸(頭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土家族「打溜子」擊樂合奏中之鈸樂樂器,屬於頂大沿窄形,發音較高者,外徑約20㎝,稱為頭鈸,發音較低者,外徑23㎝。演奏技法包括悶打、亮打、側打、揉打等,頭鈸打在強拍上,二鈸打在弱拍。(本例外徑28㎝,沿寬7.7㎝,高度2.5㎝。)
大獅鈸(低音大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頂小沿寬,頂部呈瓶蓋形狀制,頂端有孔不繫繩,以手抓頂持器演奏。河北民間樂隊所用大鐃外徑約35㎝,頂內徑5.5㎝,高5㎝,鈸體厚0.2㎝(本例大鐃35.6㎝,高5.8㎝,沿寬17㎝)。大獅鈸又稱低音大鐃,本例外徑55㎝,高3.5㎝,沿寬22.5㎝。常見的演奏方法為雙手抓頂碰奏,聲音堅實寬厚。兩片鐃通常相差小二度。
雙星(碰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銅製碰奏伴鳴樂器,兩枚為一組,以響銅或黃銅鑄成,有鈴形及鈸形兩種形制。本例為鈴形,形似兩個大小相疊的半球,中空,壁厚約 0.35 ㎝,口徑約 6 ㎝,高 4.4 ㎝。二鈴頂端各有一小孔,以繩穿繫在一起。演奏時,兩手各持一枚,口沿向上,舉在胸前以側邊互碰發音。
奇萊山(李澤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作有一極重要之表徵,為李澤藩創作生涯中的重要轉變之一,即以黑色﹝墨色﹞對樹石竹的皴擦以構成其陰陽面。以墨為骨,色為肉乃此作之大要。作品中,我們看見岩石之墨色的層次,遠山的處理,均有濃厚的國畫感覺。黃色、間有少許紅色便與黑色譜成畫面特殊的感覺。瀑布不是一瀉而下,極注重空間的他仍以岩石曲折表現由遠而近的流向。
四重溪﹝一﹞(郭柏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攢三聚五」原為畫面群化原則中一組口訣,美的數序。此幅風景作,河床中石塊大小不一,以「攢三聚五」的規則作群化聚集,多數序列的排列組合,信手塗寫石頭形狀,一再反覆交相浸潤的色澤上,稍作點染勾勒,數序之美躍然於紙上。岸邊護堤雜草植栽以肯定筆觸表現,與水面急湍的波紋變化,暗藏垂直與水平的不同意態,相映成趣。   蔚藍飽和的天空用色與大筆簡略的雲團透著驕陽的亮麗,與輕暢密集的線條所構成的水波相互烘托,自由漫泛的筆法十分柔和融洽,更彰顯明朗清遠的氛圍。
青瓷(林之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飾有繁複美麗印紋的青瓷碗,裝著成熟迸裂的紅蘋婆果,色澤對比強烈,加上背景的粗糙質地,襯托青瓷的歲月,訴說生命的力量。碗緣受光所形成的光環,碗邊的陰影及外層的光暈,很絕對、很清楚地穩定這一幅單純而有層次的畫面。
形式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指藝術家如何運用他╱她的媒材元素,並使它們之間產生關連。
Lois Ellfeldt《Dance: From Magic to Art》1976.
銀紋尾蜆蝶(中/南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蜆蝶。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白色。前翅翅形近直角三角形。後翅近橢圓形,外緣波狀,臀區具葉狀突,CuA2室末端有尾狀突。翅背面底色暗褐色,有橙色斑點及細紋,前翅翅端有數只小白點。翅腹面底色暗褐色,有鮮明銀白色斑點及條紋,後翅條紋向臀區方向趨近。後翅M1及M2室外端各有一枚黑斑點。臀區葉狀突及尾狀突黑色。緣毛褐色。
白氏地鶇(日本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背面為橄欖褐色,各羽有黑色端斑及黃褐色次端斑;眼先棕白,具橄欖褐色羽端;耳羽棕白亦具黑端,耳羽後具一黑色斑;眼圈白色。飛羽黑褐色,外瓣緣及次級飛羽先端黃褐色,自第2枚次級飛羽始內瓣基端白色;翼下具一條淡黃白色帶斑;尾羽欖褐色,由中央一對向外側在色調上逐漸加深,外側兩對尾羽具白色端斑。頦、喉近白色,胸、腹及脇白色,各羽均具黑色端斑及白色次端斑,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白色。整體外形與虎斑地鶇十分相似,但體型略大且背部色調偏淡。喙角褐色,先端色深,下喙基部色淡。跗蹠及趾淡肉色。
金翅雀(日本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羽色近似。雄鳥喙粗大呈肉黃色,喙基及眼先灰黑色,其餘頭部為灰褐色,帶有草綠色光澤,虹膜紅褐色,背羽及肩羽暗褐色,腰黃綠色,中央尾羽黑褐色,具灰白色羽緣,其餘尾羽基段鮮黃色,末段黑褐色,亦具灰白色羽緣,小覆羽及中覆羽暗褐色,大覆羽為褐色,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為黑色,末端帶藍色金屬光澤,三級飛羽棕褐色,下喉、胸、脇及腹為淡黃褐色,腹中央棕褐色,尾下覆羽白色,腳肉色。雌鳥羽色類似雄鳥,但羽色較淺,不若雄鳥羽色鮮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