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這的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是、果然是。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一折:「為甚把武王扶持做了至尊,這的是法正天心順。」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的是衙門從古向南開,就中無個不冤哉!」
留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覽風景名勝時,就地題詠詩詞文章,以為留念。《紅樓夢》第一七回:「抬頭忽見山上有鏡面白石一塊,正是迎面留題處。」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齣:「留題處盡名登仕途,那討個碧紗籠句到寒儒。」
敢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正是。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這嬌娃,是誰家。尋包彈,覓破綻,敢則無纖搯,似軸美人圖畫。」
洞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縫隙。《紅樓夢》第三○回:「那薔薇正是花葉茂盛之時,寶玉便悄悄的隔著籬笆洞兒一看。」
臺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他人的敬稱。《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匡超人道:『正是。臺駕那裡來的?』」也作「尊駕」。
官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吏的聲名。《老殘遊記》第五回:「這個玉賢真正是死有餘辜的人,怎樣省城官聲好到那步田地?」
明鎗容易躲,暗箭最難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公開的攻擊比較容易對付,暗中的攻擊難以提防。明.汪錂《春蕪記》第一一齣:「倘若拿著宋玉,事兒發作。季老夫人得知,一定賣那潑賤到隔江過海去,不然也打他幾十下,消了我這惡氣。正是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也作「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忘年交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忘年之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忘年之交」是指兩人交往,忘記年紀的差距而成為好朋友。在晉朝張隱所寫的《文士傳》曾提到禰衡禰衡和孔融結交為好友時時候,禰衡未滿二十歲,孔融已五十歲了。正是因為孔融看重禰衡的人才,所以願意為忘年之交。後來「忘年之交」成為一個成語,用來指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
圖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害。《三國演義》第四一回:「青州近帝都,教你隨朝為官,免在荊襄被人圖害。」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那妮子又不知三年乳哺恩,那裡曉懷耽十月胎。他將我這一雙業種陰圖害,可正是拾得孩兒落的摔。」
朝廷不可一日無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大事不能一天沒有君王出面主持。《西遊記》第四○回:「正是自古道:『朝廷不可一日無君』那皇帝那裡肯坐,哭啼啼,跪在階心。」後比喻為事情不能沒有人負責。如:「所謂『朝廷不可一日無君』你這一趟出國那麼久,公司業務總得找個人代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