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13.48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蘆鵐(疆西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不同。雄鳥頭頂、頰、耳羽及上胸均為黑色;後頸有一白色橫帶,連接頸側至胸部,形成白色項圈,頰線白。背、肩羽黑褐色,羽緣紅褐色;下背及腰灰褐色,有淡褐色羽幹紋;尾上覆羽淡沙褐色羽緣灰色;尾羽黑色,中央一對尾羽為灰黃色僅羽緣暗褐;最外側兩對尾羽具楔形白色大斑;中、小覆羽鮮栗色,中覆羽羽基黑色,大覆羽及內側次級飛羽黑色,羽緣黃白色;其餘飛羽褐色,有栗色羽緣。頦、喉、上胸中央黑色,腹面其餘部分為白色,胸側及兩脇有淺栗色條紋。冬季各羽的羽緣及羽端為黃白色或淺栗色,頭部的黑色及頸部的白色為淺栗色所掩蓋,有白色眉斑,體背色澤亦較淡褐色。雌鳥體色似雄鳥的非繁殖羽。喙黑褐色,下喙淺色。跗蹠及趾肉褐色。
紫綬帶(日本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eriophthalmica 亞種的雌雄鳥都有小型羽冠,雄鳥身體背面及胸腹部是閃亮的藍黑色,腹部下方白色,尾下覆羽棕黑色,翼與尾黑色,喙、眼圈鈷藍色,跗蹠黑色至灰藍色,繁殖季兩根中央尾羽極長似飄帶。雌鳥頭、頸、喉部、胸部閃亮黑色,身體背面其它部位紅棕色,兩翼黑褐色帶紅,尾暗褐色,沒有長尾羽。喉部至胸部顏色逐漸變淺,胸部下方污灰色,腹部白色,體側棕褐色,尾下覆羽污白色,喙、眼圈及跗蹠藍色的亮度較雄鳥低。另外在蘭嶼也曾見到中央尾羽不長的雄鳥,以及外形像雌鳥的雄鳥進行繁殖,有些短尾的雄鳥及雌鳥的跗蹠顏色較淺,詳細情形還需要進一步瞭解。亞種 atrocaudata 外形與蘭嶼的亞種 periopht...
白眉地鶇(大陸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不同。雄鳥具有寬而明顯的白色眉線,背面自前額至尾上覆羽暗黑灰色,尾羽黑褐色,最外側尾羽內瓣具白色羽尖。飛羽黑褐色,翼下之覆羽上部及飛羽基部白色,飛行時翼下呈兩條白色橫帶。頦、喉、胸、腹及兩脇與腹面羽色相近,但較淡;腹部中央污白色;尾下覆羽暗褐色,有大型白色羽端,外表呈黑白相間的橫紋。雌鳥背面除了額鏽棕色外,其餘皆為橄欖褐色。尾羽暗褐色,外側尾羽具有白色端斑。眉紋皮黃色略帶褐色斑,頦皮黃色,喉、胸及兩脇皮黃色,具褐色羽端,腹部中央白色,尾下覆羽橄欖褐色,具白色軸斑及端斑。喙黃色,跗蹠及趾黃褐色。
褐鷹鴞(過境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30cm。頭小而圓,無耳羽。眼黃色。顏盤不明顯。頭及背面暗褐色。肩部有3-5個白斑。初級飛羽有橫紋。尾羽有深淺交錯的數條橫帶。腹面白色,布有暗褐色粗縱斑。尾下覆羽、脛羽及跗蹠羽米白色。未成鳥腹面為淡黃褐色。喙暗褐色,尖端較淡。趾黃色,有稀疏剛毛。
日本樹鶯(庫頁島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相近,而雌鳥體型稍小。上額、頭上褐色而略帶淡紅色,體背面的肩羽、背、腰、尾上覆羽為紅褐色。尾羽紅褐色,外緣羽色較濃。眉斑乳白色,兩翼紅褐色,飛羽外緣及覆羽羽緣為帶鏽紅的欖褐色,飛羽內緣灰白色,小覆羽橄欖褐色。頰、腮及喉褐白色,胸、腹污白色,脇及尾下覆羽與體背同色。喙暗褐色,下喙基部淡褐色。跗蹠及趾淡黃褐色。
茅斑蝗鶯(日本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體背為橄欖褐色,頭、肩、背各羽具粗黑的中央紋,下背及腰的黑色中央紋細而不顯著,羽緣淡黃褐色。尾羽暗褐色,有較深色但不明顯的橫斑,末端暗灰色有黑色次端斑。眉紋淡黃色,細而略短。兩翼覆羽及飛羽黑褐色,外瓣羽緣黃褐色,三級飛羽羽端灰白色。頦、喉黃白色,兩脇棕褐色,具黑色縱紋。喙黑褐色,下喙肉黃色。跗蹠及趾肉黃色。
Chalcoscelides castaneipars (Moore, 186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褐刺蛾 Chalcoscelides castaneipars展翅約28~32毫米,翅及身體為米白色,前翅基部有大塊褐色斑,褐色斑前端有小塊紫色斑,翅前方靠近翅尖處有一黑點,前後翅邊緣翅脈有褐色細邊,但在雌蛾不明顯。幼蟲的寄主植物較廣,有紀錄為棕梠科椰子屬、芸香科柑橘屬、樟科 樟屬、豆科決明屬、漆樹科 檳榔青屬(Spondias)、梧桐科Theobroma 屬以及五加科刺通草屬的植物,除台灣外,也分布在中國、印尼、印度以及尼泊爾地區。
赤足鷸(東北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繁殖羽與非繁殖季羽色略異。繁殖羽頭上及後頸淡紅褐色具黑褐色羽軸,眉斑白色,黑色細過眼線,體背淡紅褐色,腰白色,尾上覆羽白色有黑褐色橫紋,翼上覆羽淡褐色有黑色斑點。初級飛羽黑褐色,內側先端白色,次級飛羽白色,尾羽白色帶黑褐色橫紋。腮、喉白色有暗褐色細縱斑。頭側、頸側、前頸、胸及上腹白色,有暗褐色縱斑。腹中央、下腹和尾下覆羽純白色。喙紅色先端黑色,跗蹠及趾紅色。非繁殖羽背面暗灰褐色,喉、前頸、上胸、胸側灰褐色,有黑色細縱紋,腹面白色,喙基橙黃、尖端黑色較多,跗蹠及趾土紅色。
Trilocha varians (Walker, 185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角斑褐蠶蛾 Trilocha varians 本種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地區,平地常見。台灣地區主要發生期在秋季,局部地區族群數量龐大。幼蟲寄主植物為榕。
雜色肺衣負色變種亞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生於樹幹,或與苔蘚類混生於岩石上。地衣體由不規則的鋸齒狀瓣裂片所組成。上表面平坦而偶有皺紋,久置則呈灰綠色至橄欖綠;下表面淡褐色至黃褐色;絨毛黑褐色,擴散狀分佈;假根稀少,淡褐色至褐色。子囊盤著生於地衣體上表面,常數個聚集於近邊緣處,無柄;盤面紅褐色,直徑2-8mm,鋸齒緣。粉子腔多數,暗褐色,散生於地衣體的上表面。成熟孢子4室,紡錘形。K+(地衣體K+黃色),KC+紅色,Fe+紫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