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鶴蘭﹝一﹞(林之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被花的色彩及形態感動,沒有畫葉子只強調花。他首先將花的形態加以整理簡化,以直線造型鋪展在藍綠疊陳的背景上,尤其在花隙間加黑,效果相當出色。細看每一菱形的花瓣,線描精細,片片翩翩開展,顏色姿態呈細微的變化,花蕊以長筒狀飽和吐出,莊重地訴說生命的歷程,頂端白色的桃形花苞向上伸展,將生命的綿延不絕更完美的呈現出來。
阿里山之一(林克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里山風景,林克恭以極其出神入化大膽作風,將畫面作對角線自右上角斜衝左下角的設計,幾乎成為半虛半實等面積的對等比例。實處由近屋交錯鼎足開張,而平林的延伸又由幾株樹木扣接重巒疊嶂的近山,虛渺朦朧的遠山和天空就是虛處的全部,可說是難能可貴的構想。
大花鷚(烏蘇里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8cm。雌雄鳥羽色相同。喙暗赤褐色,額、頭上、後頭、後頸為暗褐色,具灰黃色的眉線及黑褐色的過眼線,耳羽褐色,腮及喉白色,具黑褐色顎線,頸黃褐色,具黑色縱斑,背部、肩羽及尾上覆羽褐色,背部具暗褐色縱斑,胸、腋黃褐色,腹及尾下覆羽白色,覆羽及飛羽為黑色,具黃褐色或鏽紅色羽緣,尾羽暗褐色,外側為白色,腳黃褐色,後爪長而彎曲。
六月牛眼--白咈(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六月時龍眼果尚未成熟,種核仍為白色的,叫「白核」,等到七月才會變為「烏核」。在客語中「白核」與「白咈」同音,故藉以諷刺白吃白喝的人。例:今暗晡贏錢又分人請,像六月牛眼--白咈(核)。(今晚贏錢又被人請,像六月的龍眼--白吃了一頓。)
Narosa fulgensa (Leech, 188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褐點眉刺蛾 Narosa fulgens展翅約19~24毫米,翅及身體米黃色,前翅中央有黃褐色相連之雲狀雜斑,前翅中央散布黑褐色點,此為中文名稱由來,沿著前翅邊緣另有一列黑褐色點狀斑,本種外形與波眉刺蛾(N. corusca)很相近,但本種黃褐色雲狀斑及黑色點狀斑較不明顯,體型也明顯較小。幼蟲以茶葉為食,是茶樹的重要害蟲之一。除台灣外,中國、韓國及日本也有分佈。
四斑紅蝽(4288-303)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插
赤胸鵐(掛墩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略有差異。雄鳥自額、頭上至後頸為灰色,各羽有黑色軸斑,眼先及眼周圍乳白色,頰線白色,顎線黑色,耳羽栗赤色,形成一明顯斑塊。背、肩羽、腰、尾上覆羽栗色,背部有黑色縱斑;尾羽黑褐色,羽緣赤褐色,最外側兩對尾羽內瓣有細長的白色楔狀斑;初級飛羽暗褐色,次級及三級飛羽黑色,淡褐色羽緣;覆羽黑色,羽緣赤褐色。腹面的喉、胸白色,胸部有粗黑縱紋並列成一環帶;胸腹間及脇部淡赤褐色,腹部污白,尾下覆羽白色。雌鳥大致似雄鳥,背面羽毛濃褐色,羽緣皮黃色;栗色胸帶不明顯,胸部黑色斑紋小而模糊。喙黑褐色,下喙基部淡色;跗蹠及趾肉褐色。
日本樹鶯(日本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相近,而雌鳥體型稍小。上額、頭上褐色而略帶淡紅色,體背面的肩羽、背、腰、尾上覆羽為紅褐色。尾羽紅褐色,外緣羽色較濃。眉斑乳白色,兩翼紅褐色,飛羽外緣及覆羽羽緣為帶鏽紅的欖褐色,飛羽內緣灰白色,小覆羽橄欖褐色。頰、腮及喉褐白色,胸、腹污白色,脇及尾下覆羽與體背同色。喙暗褐色,下喙基部淡褐色。跗蹠及趾淡黃褐色。
Hippotion celerio (Linnaeus, 175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銀條斜線天蛾 Hippotion celerio 翅及身體黃褐色,胸部背部兩側有金色條紋,前翅背面有一個黑點,靠外側有米白色帶紋,翅邊緣有一條黑色線,後翅基部1/3桃紅色長毛,其餘2/3翅脈黑色,後方邊緣具黑色粗帶紋。幼蟲取食天南星科土半夏及彩葉芋,以及數種葡萄科的植物,國外紀錄則還有茜草科豬殃殃屬及蓼科的酸模屬植物,雌蛾將卵產在葉面及葉背,終齡幼蟲在地上枯落物層化蛹。成蟲白天休息,天色昏暗才活動,尋找管狀花吸食花蜜,夜晚有趨光性。除台灣外,也分布在四川省、並廣佈於亞洲及歐洲。
四斑紅蝽(4288-49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