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31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倒屣而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倒屣相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倒屣相迎」原作「倒屣迎之」。東漢獻帝時,左中郎將蔡邕博學多聞,很受朝器重,家裡經常高朋滿座。有一天,蔡邕的僕人通報王粲來訪。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竟然把鞋子穿倒了。當時眾賓客皆訝異是什麼人物會讓蔡邕如此匆忙?原來竟是個年幼瘦弱的王粲,滿屋子的人都覺得驚異。蔡邕說:「這位是王府公子,天賦異秉,我自嘆不如,我家收藏的書籍文章,當全部由他來傳承。」後來「倒屣相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熱情迎接賓客。
徵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召聘請。《三國演義》第一○回:「操徵聘郭嘉到兗州,共論天下大事。」《儒林外史》第一回:「朝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徵聘王冕出來做官。」
旁觀袖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純熟的大匠卻只能縮手袖間,站在旁邊觀看。你的文章才華如此出色,反而不被重用;卻讓我們這些人,掌握了朝大權。」對於柳宗元一生懷才不遇,發出了沉重的嘆息。後來「袖手旁觀」這句成語就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置身事外,不予過問。
半籌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而遭到遺棄。情勢演變到最後,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朝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一籌莫展」這句成語,就從《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文中的「一籌不吐」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毫無辦法。
耽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體諒、寬容。元.鄭玉《金鳳釵》第三折:「小人早晚言高語低,耽待些兒。」《紅樓夢》第八四回:「要賭靈性兒,也和寶丫頭不差什麼,要賭寬厚待人裡頭,卻不濟他寶姐姐有耽待有儘讓了。」也作「耽帶」、「擔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視怠慢。《韓非子.難三》:「廣嚴居,眾人之所肅也,晏室獨處,曾史之所僈也。」
大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盛大的集會。如:「為求廣納建言,於是他召集了各方人馬,參與此次大會。」《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話說杜慎卿做了這個大會,飽璽看見他用了許多銀子,心裡驚了一驚。」
背生芒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芒刺在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載,漢朝時的霍光,從武帝時即掌有大權,朝上上下下對他無不存有敬畏之心。武帝曾孫宣帝剛即位時,霍光陪同乘車前往參拜祖廟。由於對於霍光的畏忌,宣帝一路上,覺得非常地不舒服、不自在,後來改由車騎將軍張安世陪侍,宣帝才終於鬆了一口氣。原文中的「芒刺在背」就是用來比喻因畏忌而極度難過與不安。
殫精極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殫精竭慮」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白居易〈策林一.策頭〉(據《全唐文.卷六七○.白居易》引)1>臣伏見漢成帝以朱雲辱張禹,令持下殿,雲攀檻,檻折,成帝容之。後嘗理檻,帝命勿易,以旌直臣。臣每覽漢史至此,未嘗不三復而歎息也。……是則陛下納諫之旨,遠出於漢朝;微臣獻言之罪,不虞於折檻矣。況清問之下,條對之中,苟言有可觀,策有可取;陛下必光揚其名氏,優崇其爵秩:與夫勿易折檻,以旌直臣之意,又相萬也。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2>陛下納諫之旨乎?殫3>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唯以直詞4>,昧死5>上對。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 ...
元大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教初次傳進中國, 文化大都的文娛活動以雜劇最有特色。元代雜劇繼承前代,結合詩歌、音樂與戲劇,深受朝上下與大都民眾喜愛。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元大都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182-183。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