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昂頭挺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搖尾乞
切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侯流愷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睟容有穆,怒顏不彰。……白孤劍誰託,悲歌自。迫於悽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
軫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憫、哀矜。《宋史.卷二七七.張鑑傳》:「顧此疲羸,尤堪軫恤。」
憂國恤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恤百姓。漢.徐幹《中論.卷下.譴交》:「文書委於官曹,繫囚積於囹圄,而不遑省也。詳察其為也,非欲憂國恤民,謀道講德也。」也作「憂國哀民」。
末代皇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制中的最後一位皇帝。在中國則指溥儀。如:「溥儀是個可的末代皇帝。」
矜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憫愛惜。《左傳.成公十三年》:「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漢.荀悅《申鑒.政體》:「情訊以寬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陰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兵或鬼兵。唐.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關五十韻〉:「靈衣沾愧汗,儀馬困陰兵。」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七齣:「吾特奉玉皇勅旨,伊孝心,故遣陰兵來助你。」
分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處理、受理。元.無名氏《百花亭》第四折:「元帥在上,可見王煥有紙狀告著一個人,乞賜分理。」《紅樓夢》第六四回:「親友漸次散回,只剩族中人分理迎賓送客等事。」
言淚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顗的墳前痛哭,現在心裡還很難過。」王敦聽了,很生氣的說:「周顗會有今天的下場,是他自找的,有什麼好憫的。」王彬說:「周顗是我們的朋友,也是一個忠臣,今天卻遭到這樣的下場,很令人感傷惋惜。」接著突然生氣的指責王敦:「你反叛作亂,殘殺忠良,意圖不軌,想要奪取政權,日後將會為家族帶來禍害。」一邊說著,一邊隨著慷慨的聲調而流下了眼淚,情緒激昂。王敦看了這樣的場面,更加生氣,本想把王彬殺了。當時王敦的另一位堂弟王導也在場,一直試圖從中調解,以平息雙方的怒氣,但王彬仍然無所畏懼,神色自若,最後王敦因為念在家族的情分上,還是放過了王彬。「聲淚俱下」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極度悲慟、激動。
手不停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停的揮筆書寫。形容文思泉湧,寫作快速。《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向五花箋上,手不停揮,須臾,草就嚇蠻書。」清.李漁《香伴》第三齣:「孩兒,你終日吟詩作賦,手不停揮,雖不是內家本等,但你性之所好,我也不好阻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