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4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布氏長棘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卵圓形,側扁,背緣隆起,腹緣圓鈍。頭中大,前端甚鈍。吻鈍。口略小,端位;上頜前端具圓錐齒2對,兩側具臼齒2列,下頜齒約同於上頜齒;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櫛鱗,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基底被鱗;側線完整,側線至硬棘背鰭基底之間有5.5-6.5列鱗。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硬棘數XI,第I棘非常小,第II-V或VI延長如絲狀;臀鰭小,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第II及第III棘約等長,軟條數8;胸鰭長,長於腹鰭;尾鰭叉形。體呈淡紅色而帶銀色光澤,體側有數道紅色的橫帶。
|
克氏小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棘稜具明顯的鋸齒狀。眼大,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下頜略長於上頜。上下頜及鋤骨具細齒,腭骨無齒。鼻棘1個,尖銳。淚骨下緣各葉寬凹;外側無棘。第一眶下骨具1棘、第二眶下骨具2棘。前鰓蓋骨3棘;鰓蓋骨具2棘。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發達,尖銳。眼前棘1對,眶上稜具眼上棘與眼後棘各1個,具1鼓棘,無額棘。頂稜具頂棘與頸棘各1個。眼前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4棘,微小;翼耳棘1個,較長;後顳顬棘上下各1個;胸鰭基部上方具1脈棘。眼間隔凹入,後方無頂枕窩。前鼻孔後緣具1皮瓣;頭部各骨棘均附有皮瓣與皮條,側線具皮條。鱗中大,櫛鱗。側線上側位,前端斜直,後端平直,末...
|
瓦氏黑巨口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鰭條數:5; 腹鰭條數:7; 背鰭軟條數:12; 臀鰭軟條數:17; 發光器排列:IP 8+2, PV 24, VAV 12, AC 13, IC 59, OA 24=12=36; 眼後發光器明顯,長度略等於眼徑。下頷鬚長度略等於頭長,鬚柄呈深褐色,末端呈白色且明顯膨大,膨大區域具3 (1+2)個大型球狀構造及數個小球構造。身體呈暗褐色,眼後發光器新鮮標本呈橘紅色。
|
喬氏短稚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adella jordani (Bohlke & Mead, 1951)
體延長而側扁,向後漸細小。腹面正中的發光器為一小黑點,至肛門距離比距腹鰭基底為近。頭較小,吻亦較短而鈍。眼較小,上側位。下頜無鬚。體被圓鱗,易脫落。第一背鰭7~8軟條,第二背鰭66~68軟條;臀鰭64~66軟條;腹鰭外側具2絲狀延長軟條,約與頭長等長或稍長。體褐色,腹面黑色或藍黑色。
中國東海、日本南部及台灣東北部海域。
底棲性之魚類,喜棲息於水深400~760公尺深的泥砂地,以底棲甲殼類為食,生態習性並不十分明瞭。
一般以下雜魚處理,較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深海鱈科(Family Moridae),Morid Cods,Moras
|
呂氏菝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枝近圓至具稜,無刺。葉披針狀卵形至披針形,盾狀著生於近基部邊緣處,革質;葉柄鞘為柄長1/4。花被片淡綠紫色,披針形至披針狀卵形。果藍黑色。
|
杜氏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圓形,腹面圓。脂性眼瞼不發達。主上頜骨寬大,使得上頜之末端呈圓形,且延伸至眼中部之下方。上下頜各有一寬大之齒帶,鋤骨、腭骨及舌面皆有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含瘤狀鰓耙)11-16。側線無稜鱗。尾柄兩側之肉質稜脊幼時不明顯,隨著成長而逐漸發展。無離鰭。尾柄處有凹槽。幼魚時,頭部具斜暗帶,體側具5條暗帶;中魚時,體側及各鰭呈黃色、橄欖色或琥珀色。頭部斜暗帶逐漸不顯著,體側暗帶則已消失;成魚體色變化大,體背藍灰至橄欖色,腹面銀白至淡褐色。體側另具一條黃色縱帶,但有時不顯。各鰭色暗,尾鰭下葉末端淡色或白色。
|
益田氏狐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型,側扁。頭部背面輪廓筆直或稍凹;吻部較尖,為頭長的 33-40%;側線鱗片較小。D. XII, 10;A. III, 12;P. 16-17; L.l. 32-33; G.R. 4-5+10;頭背部及體背側鮮紅色,由 2條淡黃色縱帶分隔;腹部色淡。背鰭與臀鰭亦為鮮紅色,基底淡色,末緣黑色;尾鰭亦為鮮紅色,後端黑色,末緣白色;腹鰭幾呈黑色,基底淡色;胸鰭淡色,基部上方具一黑斑。
|
史氏鸚哥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略側扁。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後鼻孔並不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幾被上唇所覆蓋;齒板具0-2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4;頰鱗2列,上列為4-5鱗;下列為4-5鱗。胸鰭具14軟條。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之尾鰭為圓到截形,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則略為雙凹形。IP期之體色為紅褐色至橄欖褐色;鱗片均具橘色至紅色紋;體側具5條約1.5-2個鱗寬的白色弧狀橫帶;胸鰭基部上方具一小黑斑;吻和頦部紅色,上唇具一暗藍紋且延伸至眼部,頦部另具2暗藍短紋。TP期之體色隨年齡而異,從淡橙色混雜綠色,到深褐色雜以藍色...
|
拉氏擬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略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6-3.15倍。頭中大,標準體長為頭長之2.2-2.4倍,棘稜具明顯的鋸齒狀。眼小,頭長為眼徑之5.0-5.35倍 (體形較大標本:4.45-5.0倍),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頭長為眼間距之6.4-7.85倍。口大,端位,斜裂,腭骨延伸至眼眶後側下方。頭長為吻部之3.2-3.45倍。眶下脊具4棘,第一棘位於淚骨上,短小,其角度較其他棘還直立。淚骨第一棘上的脊邊緣尖銳且尖端向上。眼間脊由1深溝於最窄處分開。眼上棘及眼後棘不向側面延長。枕骨凹陷處前緣內彎之處具1短脊與外面1脊連接。鼓棘分開,比眼後棘長。眼眶下具凹陷淺。上鰓蓋棘不分岔。體大部分為櫛鱗;腹部、胸部...
|
魏氏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體生於山地之潮濕岩石上,土上或土壁上。綠色且有潤濕後的光澤。片狀體2~5cm長,1cm寬,2叉狀分岐,氣室1層,底面密生同化絲。腹鱗片2列,透明,牛月形,附屬物為圓形。雌雄同株。雌托在片體先端或分枝先端,雌托柄2.5~3.5cm長,透明,但基部紫色,假根溝為2條,托盤突出,半球形,灰綠色,分裂為5~7淺裂瓣,苞膜位於裂片下。孢蒴球形,4裂。蒴柄在地錢類來說算是長的。彈絲3螺旋。孢子濃褐色,40μm,有不規則板狀。雄器排列在植物體先端或雌器的正後面,疣狀。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