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祖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傳說道路的神明為祖神,出門的人為求一路平安,臨行前都要祭拜祖神。後稱送人遠行,為餞別而設的帷帳為「祖帳」。唐.王維〈齊州送祖三〉詩:「祖帳已傷離,荒城復愁入。」明.梁魚《浣紗記》第一八齣:「今日是端陽佳節,特具筵宴於前殿之中,更設祖帳於蛇門之外。」
陰陽不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陽家所稱男女嫁娶的吉日。《協紀辨方書.義例二》:「天寶歷曰:『陰陽不將者,以月建為陽,謂之陽建,正月起寅,順行十二;月厭為陰,謂之陰建,……陽將傷夫,陰將傷婦;陰陽俱將,夫婦俱傷;陰陽不將,夫婦榮昌。』」
蒸骨驗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仵作檢驗屍骨推斷死因的一種方法。在天氣晴朗時挖掘長寬與草席相若,深二尺的地窖,以柴炭燒紅地窖之後,潑灑二升好酒、五升米醋,並趁熱放入死者尸骸,下襯竹席,上覆草席,加以蒸薰。一、兩個時後,取出骨骸,灑上紅油,在陽光下檢視。若死者生前曾遭笞打,則該部位骸骨呈紅色血暈;骨折兩頭均有血暈,則為生前骨折;反之,則為死後骨折。《見福惠全書.卷十六.刑名部.撿枯骨》。
龍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餃、扁食類的美稱。中國民俗稱二月二日土地真君生日為「龍抬頭」,家家供香酬神,此日的飯食皆冠龍名,故扁食、水餃等類便稱為「龍牙」。
吉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婚俗中,當男方向女方提親,女方在回意後把寫著女孩子姓名、生八字的紅紙帖子,送與男方,表示允婚,此一帖子稱為「吉帖」。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要將金枝公主與楚昭王小公子為婚,遣某親送吉帖來此。」《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待官人考了優等,就出吉帖便是。」
水草馬明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夫、車夫及騾商的行神。相傳水草馬明王是漢武帝時馬監金日磾,他因封侯,而被管理園圉的人,奉為神祇祭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三日為水草馬明王的誕,當日車夫加倍索費,稱為「乞福錢」,而且車行、馬行以及具養車馬的人家、官府和營伍,都必須設案祭祀,以求驢馬的健壯、繁衍及營業順利。也稱為「馬王」、「水草大王」。
迎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了迎接神像所舉行的祭會。《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生,街上迎會,看的人,人山人海。」
徐永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7~1959)字次,山西崞縣人,陸軍大學畢業。歷任綏遠、河北、山西省政府主席。抗戰時任軍事委員會軍令部部長;日本投降,獲派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參加同盟軍受降典禮,嗣任陸軍大學校長、總統府資政。著有《求己齋日記》、《回憶錄》、《言論集》。
晻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蔽的樣子。《楚辭.王逸.九思.遭厄》:「雲霓紛兮晻翳,參回兮顛倒。」
吉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婚的日子。《三國演義》第一六回:「若復遠擇吉期,或竟乘我良,伏兵半路以奪之,如之奈何?」《儒林外史》第一○回:「陳和甫選在十二月初八日不將大吉,送過吉期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