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02.348 ms
共 9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夏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夏季狩獵,言為苗除害。《左傳.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
繚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互纏繞的樣子。漢.王襃.〈洞簫賦〉:「鄰菌繚糾,羅鱗捷獵。」
|
妙算神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神機妙算」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劉知幾〈儀坤廟樂章〉詩(據《全唐詩.卷九四.劉知幾》引)妙算申1>帷幄2>,神謀出廟廷。兩階文物備,七德3>武功成。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將軍獻凱入,歌舞溢重城。 〔注解〕
(1) 申:舒展。通「伸」。
(2) 帷幄:軍旅中的帳幕。
(3) 七德:比喻唐天子的偉大功業。源自〈七德舞〉,為唐代稱頌太宗偉業之歌舞。原題〈秦王破陣樂〉,玄宗時改寫為〈破陣樂舞圖〉。貞觀初,詔魏徵、虞世南等重制歌詞,名為〈七德舞〉。
|
薩滿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集巫術、符咒及自然信仰而成的原始宗教。「薩滿」在通古斯語中是智者、曉徹的意思。「薩滿教」相信天地間均有神靈存在,且這些神靈都有溝通的可能。凡通過靈媒「薩滿」所施行的巫術、儀式,便能與這些神靈直接溝通,因此,薩滿多具有能治病及預卜未來的能力。主要信仰者分布在北亞阿爾泰語系的蒙古、突厥、滿洲、通古斯等族及西伯利亞一帶。
|
石鼓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周時秦人刻在鼓形石上的刻石文字。唐朝時在天興三畤原出土(今陝西省寶雞市),共有十塊,每面環刻一首四言詩,內容多為歌頌田原之美和秦國國君的游獵情形。字體介於籀篆之間,其中一石字已磨滅,其餘九石也有殘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也稱為「秦刻石」。
|
烹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烹煮。《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日裡合圍打獵,獵得些獐鹿雉兔,晚間就烹炮起來。」
|
淫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行進的樣子。《文選.揚雄.羽獵賦》:「淫淫與與,前後要遮。」
|
僕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位低微的小官。後世指供人使喚的雜役。《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一》:「昨日個向莊裡臂鷹走犬,引著諸僕吏,打獵為戲。」
|
鴻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體制宏偉。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故才高者菀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豔辭,吟諷者銜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
|
方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要。《文選.揚雄.羽獵賦》:「方將上獵三靈之流,下決醴泉之滋。」《文選.阮籍.詣蔣公》:「見採擢無以稱當,方將耕於東皋之陽。」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