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平氣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平氣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平氣和」原作「心平德和」。晏子,即晏嬰,春秋齊國人,在齊景公時任宰相,為當時的名臣。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載,有一天,景公遊獵回來,與大臣梁丘據等在遄臺飲酒作樂。當景公對人生有所感慨時,梁丘據亦在一旁附和,故景公說:「只有據與我是相和的啊!」隨侍在側的晏子不以為然,他說:「據和你不過是相同而已,那裡有相和!」景公訝異地問:「『和』跟『同』有什麼不一樣嗎?」晏子回答說:「若以烹調為例,在熬煮羹湯時,會適切地把不同佐料相混,使之味道調和,才做出美味的料理。君臣相處之道也是這樣的。當君王提出一個主張時,作為臣子的應該是從不同角度給予建言,使君王的施為更...
鴉默雀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鴉雀無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鴉和雀都是叫聲相當吵雜的鳥兒,當鴉雀無聲時,那就非常安靜了。宋代蘇東坡有一首絕句,寫到有一天晚上,他在枕上醒來,夜已深沉,即將破曉。大地一片寂靜,連喜歡鳴叫的烏鵲也熟睡了。這時,月已西斜,織女星金星顯得特別明亮,星光斑斕中,竟有如飄飄欲仙,好像身已不在人間一樣。這裡蘇詩的原文作「烏鵲無聲」,「烏鵲」就是烏鴉和喜鵲,所以和「鴉雀無聲」意思是一樣的,而且烏即烏鴉,鵲和雀音同,也許「鴉雀無聲」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演變出來的。形容非常寂靜。蘇詩另見於秦觀的《淮海集》,恐是偽託之作。使用「鴉雀無聲」的例子,如《三俠五義》第一一九回:「這廳上點的明燈蠟燭,照如白晝...
凌風知勁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指漢光武帝劉秀(西元前6∼西元57),字文叔,蔡陽人,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統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賢明的君王。 (2) 霸:王霸(?∼西元59),字元伯,漢潁川潁陽人。少為獄吏,後追隨劉秀,屢立戰功。 (3) 潁川:郡名。秦朝設置,漢、晉均沿置,轄境約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漢治陽翟,即今河南省禹縣治。 (4) 逝:離去。 (5) 驗:證明、確知。〔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二○.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王霸》
紙上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七雄之一。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秦王政二十六年 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趙:戰國時趙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3) 長平:地約當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 (4) 趙奢: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秦伐韓時,韓請救於趙,趙以為將,大破秦軍,號馬服君。 (5) 藺相如: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趙惠王時,秦昭襄王欲以十五城池,易換趙國的和氏璧,相如懷璧前往,見秦王無償城的誠意,乃完璧歸趙。後來在秦、趙澠池之會,智辯秦王,使趙王免於屈辱,遂封為上卿。 (6) 病篤:病勢沉重。 (7...
拱手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束手無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朝代宗時,在邛州這個地方,有個守城的將軍,名叫魏淑。年紀才四十歲,身體壯碩,家中有年邁的父母和一位年輕的妻子。有一次他忽然得了一種怪病,沒有任何的病痛,但在飲食方面,卻吃得一天一天少,身體也一直縮小,看了許多的醫生和道士,但是大家都對這個病卻只會雙手抱胸,想不出一點辦法。還不到一年,身體縮回像小嬰兒一樣,得由他母親和妻子輪流提抱。到了他的生日時,家人請來和尚為他誦經祈福,準備了齋食,他的妻子用釵子挾著齋食一點一點地餵他,不一會兒,就能進食一小碗了。從此之後,每天的飲食量日漸增加,身體也漸漸長大,不到半年,就已經恢復他原來的樣子了。後來「束手無策」...
飢寧擇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飢不擇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像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但因為欠缺一個能以王道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使得長久處在暴政之中的人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的人一樣急切,所以若是齊國在此時施行仁政,和古代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後來「飢不擇食」這句成語,就從「飢者易為食」演變而出,用來指飢餓的人不選擇食物。亦用來比喻急需時不暇選擇。
度日如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天如過一年般的長。比喻日子不好過。《聊齋志異.卷一一.陳雲棲》:「有表兄潘生,與夫人同籍,煩囑子姪輩一傳口語,但道其暫寄棲鶴觀師叔王道成所,朝夕厄苦,度日如歲。」也作「度日如年」。
倍道兼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快速度,用一天的時間趕行兩天的路程。《精忠岳傳》第二二回:「迎二帝於沙漠,救生民於塗炭。爾其倍道兼進,以慰朕懷!」也作「倍道兼行」、「倍日并行」。
日三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日三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采葛〉一詩刻劃戀人間的相思之情,內容是:那個人採葛去了,一天沒有相見,像是隔了無窮月啊!那個人採艾蒿去了,一天沒有相見,像是隔了無窮季啊!那個人採艾草去了,一天沒有相見,像是隔了無窮年啊!全詩描述一對分隔兩地戀人的相思之情,將分離的感受用度日如無限長久來表達,生動刻劃了殷切思念的心情。後來「一日三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思念心切。
門庭如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門庭若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戰國策.齊策一》載,戰國時齊國大夫鄒忌,身材修長,儀表光豔美麗。有一天早上他穿戴好衣冠,邊照鏡子邊問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誰比較漂亮?」妻子說:「當然是你比較漂亮,徐公怎麼比得上你。」鄒忌不相信,又以相同的問題問了愛妾和客人,結果答案都是一樣。隔日,徐公來訪,鄒忌仔細觀察後,覺得他長得比自己好看。之後又照鏡子,覺得自己的長相實在差得太多。晚上躺著要睡覺時,終於想通為什麼妻、妾和客人都沒有對他說實話的原因。於是他就上朝去覲見齊威王,說:「我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但因為妻子偏愛我,妾敬畏我,而客人則是有求於我,所以他們都說我比較漂亮,沒有說實話。今天,...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