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蔣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蔣捷(1245年~1301年),字勝欲,號竹山。宋末宜興(一作陽羨)人。宋恭帝咸淳十年(1274年)進士,宋亡後隱居不仕。他生活在宋朝滅亡、元軍入江南的時期,尤其在南宋滅亡後他被迫多次遷徙,生活非常不穩定,元朝多次招他為官,「臧陸輩交薦其才,卒不肯起」。與周密、王沂孫和張炎一起被稱為「宋末四大家」。 文學風格平生著作以義理為主,亦工詞,多為追昔傷時之作。蔣捷的詞多承蘇、辛一派,內容多為懷念故國、山河之慟、風格多樣。 代表著作著有《竹山詞》、《小學評斷》等。
石爛海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趨何必利如錐。錢神任爾知無敵,酒聖於吾亦庶幾。江畔秋光蟾閣鏡,檻前山翠茂陵眉。樽香輕泛數枝菊,簷影斜半局棋。休指宦遊論巧拙,祗將愚直禱神祇。三吳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注解〕 (1) 莊叟: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 (2) 彭殤:彭祖、殤子。《莊子.齊物論》:「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彭祖,相傳活了七、八百歲;後世用以比喻長壽。殤子,夭折的孩童。後世用以比喻短壽。 (3) 陶潛:西元356∼427,一名淵明,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人,陶侃的曾孫。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
言行計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言聽計從」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1>楚已亡龍且,項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說齊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與勠力擊秦。秦已破,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漢王復興兵而東,人之分,奪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關,收諸侯之兵以東擊楚,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復擊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
剝蝕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水、波浪、冰川、風等自然營力,將地殼的岩石與土壤風化、溶解、磨蝕而使之疏鬆碎裂,並搬離原地的作用。也稱為「蝕作用」。
明哲防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宣王。這是「明哲保身」的原義。後來這句成語的語義開始偏向「保身」,明哲的目的是為了保全自身免受外界擾,把自身利益得失置於最優先,為了達此目的,可以放棄原本該堅持的原則。例如明代梁辰魚《浣紗記》第一二齣,提到伍子胥報了楚國殺父之仇說:「但大仇既報,吾願已畢。今欲飄然去國,明哲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這裡的「明哲保身」顯非原來用法,於是「明哲保身」這句成語就從原來積極贊頌的意義,一轉變成消極退守的意義了。
名繮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冷、永日披襟。坐久覺、疏絃脆管,時換新音。 越娥蘭態蕙心。逞妖豔、昵歡邀寵難禁。筵上笑歌間發,舄履交。醉鄉歸處,須盡興、滿酌高吟。向此免、名韁利鎖,虛費光陰。
並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起產生、興起,或共同發動。漢.賈誼〈過秦論〉:「天下雲集而響應,嬴糧而景從,山東豪傑遂並起而亡秦族矣。」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並起。」
圖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求生存。如:「九一八事件後,日本華的行動愈急。為了救亡圖存,百姓紛紛投入救國行列。」元.施惠《幽閨記》第四齣:「你道效死而民勿去,這等拘守之言,怎及得遷國圖存之計。」
子宮內膜異位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般最容易發生在卵巢,稱為巧克力囊腫(約有一半的病症會犯此處);若生長在骨盆或骨盆腔之外,則稱子宮外的子宮內膜異位。唯一種良性的疾病,但亦有可能惡化最常發生在25~45歲位曾懷孕的女性,是導致婦女經痛與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目錄1 一、症狀2 二、預防保健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一、症狀子宮內膜異位之組織會隨著體內荷爾蒙改變而有月經週期的變化,大多數的症狀由初經後幾年開始,逐漸明顯及惡化,造成臨床上旭多的症狀,直到更年期時,異位的內膜組織萎縮,症狀才得以減緩。常見的臨床症狀如下:(一) 經痛:最常見且最...
傳聞不如親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百聞不如一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百聞不如一見」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聽別人述說千百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典源出自《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趙充國是武帝時破匈奴的大將軍。宣帝時羌人入邊疆,攻城奪地,殺害吏民。宣帝召集群臣計議,趙充國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帶兵抗敵。宣帝問他需要帶多少兵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軍情在遙遠的地方是很難揣測的,我願意親自到西北邊境去看看,然後擬好作戰計畫,再向陛下報告。」趙充國到了邊境仔細考察後,擬定了駐兵屯守,整治邊境,分化羌人的策略,不久西北邊境終於安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