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79 ms
共 10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高顯明的德性。《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弔民弗汭,伐罪秦中。」
|
福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救濟民生的人。宋.秦觀〈鮮于子駿行狀〉:「復除公為京東轉運使,溫公曰:『……聚斂之後,民不聊生,煩子駿往救之耳。』比公行,又謂所親曰:『福星往矣。』」
|
天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險,多指地勢險峻。《晉書.卷一一二.苻生載記》:「據天阻之固,策三秦之銳。」《文選.曹植.朔風詩》:「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
減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減少。《史記.卷二三.禮書》:「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孫通頗有所增益減損,大抵皆襲秦故。」
|
氐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氐族與羌族。三代以前即已名見史冊。氐與羌族類繁多,關係密切,故常連用,漢時始分稱,氐居國境之西及西南部,羌居西境,並伸至西域。秦漢時為西南夷的一部分,今則歸屬藏族系。《詩經.商頌.殷武》:「昔有成湯,自彼氐羌。」漢.武帝〈賢良詔〉:「北發渠搜,氐羌來服。」
|
傍門依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依靠別人,不能自立。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二齣:「盡宇內秦楚燕韓,傍門依戶者,共是俺一家友生。」也作「傍人門戶」。
|
連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個套連一個,能各自轉動而不可分開的一串環。《戰國策.齊策六》:「秦始皇嘗使使者遺軍君王后玉連環,曰:『齊多知,而解此環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
|
背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抱必死決心,奮戰取勝。參見「背水陣」條。唐.羅隱〈投鹽鐵裴郎中啟〉:「然後驅淮陰入趙之師,更謀背水,整秦將渡河之卒,重議焚舟。」
|
秣馬利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厲兵秣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厲兵,磨利兵器。秣馬,餵馬。「厲兵秣馬」指完成作戰的準備。《左傳》記載:魯僖公三十二年,駐防鄭國都的秦將杞子,派人報告秦王他們已掌管鄭國都的北門,是攻打鄭國的好機會。三十三年春天,秦王決定派兵攻打鄭國。鄭國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經商途中遇到秦軍,知道秦軍意圖後,他一方面用四張獸皮和十二頭牛慰勞賞賜秦軍,一方面則是派人趕緊回報鄭穆公這件事。鄭穆公獲報後,派人去招待秦國駐軍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
|
不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顧念、不體恤。《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晉.劉琨〈勸進表〉:「狡寇窺窬,伺國瑕隙;齊人波蕩,無所繫心,安可以廢而不恤哉!」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