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成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金、銀器物或幣飾中純金、純銀的含量。《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兌將進去,又要你找定兌頭,又要你補勾成色,少一絲時,他則不發貨。」《紅樓夢》第五三回:「前兒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兩六錢七分,裡頭成色不等,共總傾了二百二十個錁子。」
苟留殘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勉強維持最後的一絲氣息,以求生存。明.高明《琵琶記.蔡婆埋冤五娘》:「奴家自把細米皮糠逼邏吃,苟留殘喘,也不敢教公公婆婆知道,怕他煩惱。」也作「苟延殘息」、「苟延殘喘」。
會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同兩個以上的人或機關共同審判。《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還喜未及會審,不受那三木囊頭之苦。」《老殘遊記》第一六回:「本是同王子謹會審的,這些情節,子謹卻一絲也不知道。」
天驚石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石破天驚」。見「石破天驚」條。01.《冷眼觀》第二三回:「瞎先生仍是那怕你天驚石破,怎當他酣睡如雷的一絲兒不應。」02.清.查慎行〈荊州護國寺古鼎歌〉:「神焦鬼爛逃后羿,天驚石破愁皇媧。」
路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植在道路旁邊的樹木。如:「路樹的栽植不僅可以美化市容,也能為炎夏帶來一絲涼意。」
矩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路的步伐端正規矩。比喻言行舉止皆合乎禮儀規範,一絲不苟。《後漢書.卷四六.郭躬傳》:「汝南有陳伯敬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文選.鮑照.舞鶴賦》:「指會規翔,臨岐矩步。」
井然不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有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寸絲不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赤身裸體。也作「寸絲不掛」、「一絲不挂」。
2.比喻無所牽累掛礙。《景德傳燈錄.卷八.池州南泉普願禪師》:「師便問:『大夫十二時中作麼生?』陸生云:『寸絲不挂』。」也作「寸絲不掛」、「一絲不掛」。
暖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暖的感覺。如:「由於他的雪中送炭,給這嚴冷的冬夜,帶來一絲的暖意。」
璽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刪除大篆之繁冗 , 取其合宜 , 創爲小篆 , 其結體平衡對稱 .呈現曲線長形、筆畫疏密均勻 , 一絲不苟 ; 或上密下疏 .或上疏下密 .穩定之中又見飄逸舒展 ..所以 , 小篆結構形式的美異常突出。小篆 , 在漢字和書法發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由表形文字階段 , 演進到純粹表意文字階段的一種關鍵性的字體 o 它爲方塊漢字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此以後字體的變遷 , 從篆書 、隸書、草書、楷書 , 不在字形構造和造字原則上起變化 , 而是偏重於筆畫減少和筆勢方圓、曲直的變化了。石鼓文刻于秦襄公 ( 西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