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趨向。如:「流於形式」。《文選.曹.典論論文》:「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退讓。如:「遜國」。《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皇帝遜位,魏王稱天子。」
煮豆燃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萁,大豆的莖。三國魏文帝曹妒嫉其弟曹植的才能而欲加害,命曹植在七步之內完成一首詩,曹植便作〈七步詩〉一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後用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迫,骨肉相殘。《幼學瓊林.卷四.花木類》:「煮豆燃萁,比兄殘弟。」也作「燃萁煮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朝代名:(1) (西元前 206∼220)劉邦滅秦,國號漢,建都長安。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年。 (2) (西元221∼264)劉備以宗室稱帝於蜀,繼承漢統,為二國之一。凡二主,為魏所滅,共歷時四十三年。史稱為「蜀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鄙夷、不在乎。如:「輕生」、「輕敵」。《文選.曹.典論論文》:「文人相輕。」宋.蘇軾〈教戰守策〉:「輕霜露而狎風雨,是故寒暑不能為之毒。」
左顧右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曹子建集》十卷。 (2) 吳季重:吳質(?∼西元230),字季重,三國魏濟陰人。才學通博,與曹交誼獨厚。漢獻帝建安中朝歌長,遷元城令,入魏,拜震威將軍,督河北諸軍事,封列侯。 (3) 足下:古代下對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此指吳質。 (4) 鷹揚:特出。比喻文名遠播,如鷹之飛揚。 (5) 鳳歎虎視:形容談吐文雅,器宇軒昂。 (6) 蕭:蕭何(?∼西元前193),漢初沛人,佐高祖定天下,論功第一,封酇侯。漢初律令多出其手。卒諡文終。 (7) 曹:曹參(?∼前190),字敬伯,漢初沛人。與蕭何同佐高祖定天下,封平陽侯,繼蕭何為相,一遵蕭規。卒諡懿。 (8) 儔:音ㄔㄡˊ,匹敵、相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說文解字.阜部》:「陰,水之南、山之北也。」如:「山陰」、「淮陰」。三國魏.曹〈善哉行〉四首之四:「朝遊高臺觀,夕宴華池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長而堅硬的羽毛。《廣韻.去聲.翰韻》:「翰,鳥羽也。」元.戴侗《六書故.卷一九.動物》:「羽之彊者曰翰。」三國魏.曹〈大牆上蒿行〉:「纖羅為纓,飾以翠翰。」
朋比為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代名,西元前206∼西元220,由漢高祖劉邦滅秦,並打敗項羽所創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年之久。因其間曾被王莽篡奪,後劉秀又將王莽消滅,重建漢室,故史稱漢光武帝劉秀以前為「前漢」,以後為「後漢」。 (2) 骨鯁:比喻正直。鯁,音ㄍㄥˇ。 (3) 疾:憎恨。 (4) 黨錮之獄:東漢末,桓帝、靈帝之際,宦官干政弄權,朝綱大敗,太學生起而批判,反遭奸宦構陷,被捕入獄者數百人,而校尉李膺、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等人均被殺。前後共兩次,朝中賢良盡失,史稱為「黨錮之禍」。錮,音ㄍㄨˋ。 (5) 訖:窮盡、消滅。 (6) 朋比:一群人彼此勾結集黨營私。 (7) 構...
當機立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機立斷」原作「應機立斷」。三國時,魏國文書官陳琳因為文筆佳、學問好,曹、曹植兄弟常與他書信往返,分享自己寫的文章,交換意見與心得。有一次,曹植把寫好的〈龜賦〉給陳琳看,第二天陳琳便回信盛讚曹植的文筆,說他高才脫俗,文章用語絕妙,意境深遠,這種天賦,一般人即使花時間學習也辦不到。陳琳並用古代名劍青萍、干將來比喻曹植的才氣,這兩把名劍十分銳利,削鐵如泥,任何東西都能立刻切斷,連一點聲音都沒有,而曹植的才華就如這兩把劍般地超群。在這篇文章中,「應機立斷」是用來形容青萍、干將這兩把古代名劍的銳利,任何東西一切下去馬上就斷了。後來,「當機立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當下立刻作出決斷,毫不遲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