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07 ms
共 10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恩重丘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恩德極重。宋.陳亮〈謝曾察院啟〉:「上下交攻,命危絲發;是非隨定,恩重丘山。」也作「恩重如山」。
|
首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狐狸將死時,頭會朝向它出生的土丘。典出《禮記.檀弓上》。比喻人死後歸葬故鄉。《楚辭.屈原.九章.哀郢》:「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後漢書.卷一六.寇恂傳》:「不勝狐死首丘之情,營魂識路之懷。」
|
施孟梁丘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孟梁丘之學,是西漢易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兩漢易學的傳承,依其內容不同,可大別為「儒門易」(又稱「義理易」)與「象數易」;其中「儒門易」傳自孔子,承繼先秦儒家學說,以儒門十翼易理為本,視易道為人生處事之法則。孔子傳〔易〕商瞿,商瞿傳〔易〕六世至田何;以次傳丁寬、田王孫;田王孫又授施讎、孟喜、梁丘賀三大弟子,易學自此大盛於西漢宣帝年間,故稱「施孟梁丘之學」。
施讎字長卿,沛人,師事田王孫數十年;為人謙讓,不肯授徒,後因同門梁丘賀固請,始授賀之子及門人。宣帝時經梁丘賀薦為博士,傳〔易〕於張禹、魯伯;二人分傳彭宣、戴崇。伯又授毛莫如、邴丹,其弟子及再傳弟子皆位高官,頗負清名。... |
丘里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丘里之言」原是指方言、風土、群情等地方的通性,〔莊子.則陽篇〕中舉以為人群異中求同的例證,引申為無私無名、無所不容的自然之道;〔則陽篇〕中說,十姓百家的人群聚居(古者十家為丘,二十家為里)成丘里,聚居的人群自然形成的共同風俗、語言,就是丘里之言。丘里之言是將許多不同的集合起來的力量,一旦形成風習,又深深影響個別不同的人,所謂合異為同,散同為異,就是丘里之言的作用。莊子並舉例說:好比說馬的任何一個部分,都不足以稱為馬,唯賴格馬的各部分總合起來,才能稱之為馬,馬的名稱與概念就是「合異為同」。同理,丘陵積土成高,江河積流成海,大人集合眾意為公意,都是「合異為同」的例證。至於自然之道,賅備萬物,...
|
曹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複姓。如漢朝曹丘生。
2.介紹人、推薦人。漢代曹丘生到處讚揚季布的英勇,使季布享有盛名。故後作為薦引、稱揚者的代稱。《聊齋志異.卷一.嬌娜》:「羈旅之人,誰作曹丘者!」
|
旄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邶風》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旄丘,責衛伯也。」首章二句為:「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
|
員丘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晉.張華《博物志.卷一.物產》:「員丘山上有不死樹,食之乃壽。有赤泉,飲之不老。多大蛇,為人害,不得居也。」也稱為「不死山」。
|
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劃分田地的單位。一丘分為十六井,一井面積九百畝。《管子.小匡》:「陵陸丘井田疇均,則民不惑。」《宋史.卷三八一.范如圭傳》:「畫為丘井,倣古助法,別為科條。」
2.鄉野、田園。《魏書.卷六四.列傳.張彝》:「使魏代所採之詩,不堙於丘井,臣之願也。」《舊唐書.卷一九.懿宗本紀》:「編甿失業,丘井無人,桑柘枌榆,鞠為茂草。」
3.乾枯的井。佛家常用以比喻年老而不堪勞動之身。南朝梁.沈約〈千僧會願文〉:「丘井易淪,終漂沉於苦岸。」宋.蘇軾〈送參寥師〉詩:「頗怪浮屠人,視身如丘井。」
|
太丘道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丘,東漢陳寔曾為太丘長,世稱「陳太丘」。太丘道廣語出《後漢書.卷六八.許劭傳》:「太丘道廣,廣則難周。」比喻人交游很廣。
|
丘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墳墓。《墨子.節葬下》:「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文選.江淹.恨賦》:「邊風急兮城上寒,井逕滅兮丘隴殘。」也作「丘墓」。
2.田園、鄉野。南朝宋.鮑照〈代邊居行〉:「長松何落落,丘隴無復行。」《舊唐書.卷九二.蕭至忠傳》:「方雅之流,知難而斂分丘隴。」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