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濬(1421~1495)字仲深,號瓊臺,明廣東瓊山縣人,學者稱為瓊山先生。永樂十九年生,卒於弘治八年,諡文莊。
  濬性聰穎,好讀書,過目成誦,因家中書籍少,聞有藏書之家,必往訪求借。正統九年(1444)鄉薦第一,景泰五年(1454)為進士,首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歷任經筵講官、國子監祭官、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職,尚書入閣乃由濬開始。在各職守中,濬參與多項修書工作,包括〔寰宇通志〕、〔大明一統志〕、〔宋元通鑑綱目〕等;並撰〔大學衍義補〕一書,此書針對宋真德秀〔大學衍義〕只論修身齊家要義的缺失,博採群書補足治國平天下的條目,錄名臣事蹟,表達己見,凡六十卷,與〔大學衍義〕合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起的大土山。《爾雅.釋》:「如陵陵。」宋.邢昺.疏:「形如大阜者名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墳墓。《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以汙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墓乎?」《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一》:「登高望所思,墓蔽山岡。」也作「墳」、「壟」、「隴」。
恩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恩德極重。宋.陳亮〈謝曾察院啟〉:「上下交攻,命危絲發;是非隨定,恩重山。」也作「恩重如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膚表面的小型隆起,因表皮、真皮異常增殖或發炎而引起。
施孟梁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孟梁之學,是西漢易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兩漢易學的傳承,依其內容不同,可大別為「儒門易」(又稱「義理易」)與「象數易」;其中「儒門易」傳自孔子,承繼先秦儒家學說,以儒門十翼易理為本,視易道為人生處事之法則。孔子傳〔易〕商瞿,商瞿傳〔易〕六世至田何;以次傳丁寬、田王孫;田王孫又授施讎、孟喜、梁賀三大弟子,易學自此大盛於西漢宣帝年間,故稱「施孟梁之學」。
  施讎字長卿,沛人,師事田王孫數十年;為人謙讓,不肯授徒,後因同門梁賀固請,始授賀之子及門人。宣帝時經梁賀薦為博士,傳〔易〕於張禹、魯伯;二人分傳彭宣、戴崇。伯又授毛莫如、邴丹,其弟子及再傳弟子皆位高官,頗負清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複姓。如漢朝曹生。
2.介紹人、推薦人。漢代曹生到處讚揚季布的英勇,使季布享有盛名。故後作為薦引、稱揚者的代稱。《聊齋志異.卷一.嬌娜》:「羈旅之人,誰作曹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狐狸將死時,頭會朝向它出生的土。典出《禮記.檀弓上》。比喻人死後歸葬故鄉。《楚辭.屈原.九章.哀郢》:「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後漢書.卷一六.寇恂傳》:「不勝狐死首之情,營魂識路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邶風》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旄,責衛伯也。」首章二句為:「旄之葛兮,何誕之節兮。」
里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里之言」原是指方言、風土、群情等地方的通性,〔莊子.則陽篇〕中舉以為人群異中求同的例證,引申為無私無名、無所不容的自然之道;〔則陽篇〕中說,十姓百家的人群聚居(古者十家為,二十家為里)成里,聚居的人群自然形成的共同風俗、語言,就是里之言。里之言是將許多不同的集合起來的力量,一旦形成風習,又深深影響個別不同的人,所謂合異為同,散同為異,就是里之言的作用。莊子並舉例說:好比說馬的任何一個部分,都不足以稱為馬,唯賴格馬的各部分總合起來,才能稱之為馬,馬的名稱與概念就是「合異為同」。同理,陵積土成高,江河積流成海,大人集合眾意為公意,都是「合異為同」的例證。至於自然之道,賅備萬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