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4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唐.韓愈〈進學解〉(據《全唐文.卷五五八.韓愈》引)。 2.語譯「焚膏繼晷」指燃燒燈燭讀書寫作一直到第二天日光出現。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後亦用「焚膏繼晷」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 3.故事內容韓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經百家之學,崇尚儒術,攘斥佛、老,以提倡古文為職志,文章自成一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國其他讀書人一般,韓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負與長才。他在年少時便中進士第,但因個性不適官場,一...
杞人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庸人自擾,鰓鰓過慮反義:不憂不懼,無憂無慮辨似: 杞,音ㄑㄧˇ。古國名,不可寫作「□」。 「杞人憂天」及「庸人自擾」都有自尋煩惱的意思。 「杞人憂天」側重於「憂」,專指缺乏根據且不必要的憂慮;「庸人自擾」則側重於「擾」,用於指稱無事生事,為自己招來困擾的舉動。 杞人憂天 庸人自擾 辨似例句 ○ ○ 兒子都還沒出門,她就開始擔心兒子路上的安全,真是~。 ○ ㄨ 這座吊橋牢得很,不會無緣無故就斷掉,你先不要~,還沒過就怕!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禮記」「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故事 相傳三千多年以前,那時正是中國歷史上的夏朝時候,國王就是古代治水有功,嚇嚇聞名的大禹。一次,有一個名叫有扈氏的諸侯突然起兵叛亂,夏禹王便派他的兒子伯啟率領了夏朝最精銳的部隊,前去圍剿抵抗。  他們雙方在一個叫做甘澤的地方會遇,打了一仗後,結果伯啟的部隊竟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這時,伯啟的許多部下和將領們,覺得敗在有扈氏的手裡,實在太不服氣,一致要求伯啟略事整頓休息後當再行出兵還擊。可是伯啟卻很冷靜的對他們說:「用不著再戰了...
買櫝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內容3 意義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故事內容《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有一天楚王對田鳩說:「墨子之學是當代非常著名的學說,它的內容很好,但文詞卻多不美妙,是什麼原因呢?」田鳩就說了兩個故事,其一是:「有一個楚國人到鄭國賣珍珠,他用木蘭木作了一個裝珍珠的盒子,用香木薰得香香的,盒子外面用翡翠和玫瑰來裝飾。結果鄭國人買了他的盒子,卻將珍珠退還。那楚人可說是擅於賣盒子,卻不擅於賣珍珠了!現在發表言論的人,都用巧妙的言辭;作君王的,只喜歡看這些美妙的言辭,卻忽略了這些言...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國策」「魏策」:「三人成虎,十夫揉椎,眾口所移,無翼而飛。」 故事 戰國時代,魏國的太子要到趙國去作人質,魏王派大臣龐蔥隨行。龐蔥想到他離國遠去,歸期未卜,說不定會有人在魏王面前進讒言,或者會因此得罪。臨行前,他便對魏王說:「如果有人來說大街上出現一隻老虎,大王會不會相信他?」  魏王說:「當然不會相信。」  龐蔥說:「如果接著有第二個人來說呢?」  魏王說:「我還是不大相信。」  龐蔥又說:「如果又有第三個人來說呢?」魏王說:「三個人都這樣說,那我就不得不相信了...
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九牛一毛,太倉一粟,太倉稊米,微不足道,微乎其微反義:盈千累萬辨似: 粟,音ㄙㄨˋ。粟米,俗稱為「小米」。不可寫作「栗」。 「滄海一粟」及「九牛一毛」都有微小或很少的意思。 「滄海一粟」側重於微小;「九牛一毛」側重於極少。 滄海一粟 九牛一毛 辨似例句 ○ ㄨ 一個人寄居於天地間,猶如~,真是渺小得很。 ㄨ ○ 損失這點錢,對他而言只是~,不會有影響的。
拾人牙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人云亦云,拾人涕唾反義:自成一家,別出心裁,獨到之見,獨樹一幟,獨闢蹊徑辨似: 「拾人牙慧」及「人云亦云」都有沿襲他人,沒有獨立見解的意思。 「拾人牙慧」多用於詩文創作,側重於沒有創見;「人云亦云」使用對象較為廣泛,側重於沒有主見。 拾人牙慧 人云亦云 辨似例句 ○ ㄨ 這件作品的設計理念,有~之嫌。 ㄨ ○ 他做事一向有原則,絕不會是~的人。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自告奮勇反義:裹足不前辨似: 遂,音ㄙㄨㄟˋ,毛遂為人名。不可寫作「逐」。 「毛遂自薦」及「自告奮勇」都有主動要求承擔任務的意思。 「毛遂自薦」側重於認為自己有能力而自我推薦;「自告奮勇」側重於勇於擔當,挺身而出。 毛遂自薦 自告奮勇 辨似例句 ○ ㄨ 這地方我熟,容我~,當大家導遊。 ㄨ ○ 一聽到要組成救難隊,大家都~搶著參加。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道聽塗說反義:言之鑿鑿辨似: 「以訛傳訛」及「道聽塗說」都有隨便散播消息或言論的意思。 「以訛傳訛」側重於所散播的為錯誤的消息或言論;「道聽塗說」側重於所散播的為未經求證的消息或言論。 以訛傳訛 道聽塗說 辨似例句 ○ ㄨ 聽說彗星出現就會引起災害,長久以來~,竟然有人信以為真。 ㄨ ○ 凡事都要實事求是,可不能隨便聽信他人的~!
目不暇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釋義2 二、出處3 三、例句3.1 四、1同意字3.2 四、2反義字 一、釋義暇,空閒。 給,供給。眼睛來不及觀看、或一一欣賞,形容眼前美好的事物太多,或景物變化太快、景物眾多。 二、出處(1)世說新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接應不暇。(2)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書後又一紙:見其揚翬(ㄏㄨㄟ)振彩,倏往倏來,目不暇給,固非一籠一羽之樂而已。 註:1.鄭燮(ㄒㄧㄝˋ),清江蘇興化人,字克柔,號板橋。少穎悟,讀書富於別解,落拓不羈,有狂士之名。乾隆進士,官山東范縣、濰(ㄨㄟˊ)縣知縣,有循吏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