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筆成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載: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就已經讀了數十萬字的詩辭歌賦等各類文章,培養出極豐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懷疑地問:「你是找誰幫忙寫的啊?」曹植跪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論,下筆成章,何須找人代筆?您不信的話,可以當面測試啊!」那時恰巧曹操興建的銅爵臺剛完工,他就帶著幾個兒子登上高臺,並要他們各作一篇賦。曹植拿起筆來,瞬間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讓曹操驚訝不已,不得不相信他這個兒子確實有「下筆成章」的奇能。後來「下筆成章」就用來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繼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法律上指承繼家族相傳的世系、宗嗣與財產。[例]王先生於日前病故留下一大筆遺產,分別由其妻子與兩個兒子共同繼承該筆遺產。
關漢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在元代 ,法律規定“蒙古人毆打漢兒人,不得還報”;闖下大禍的王氏兄弟命運如何,他們的母親該讓哪一個兒子給葛彪抵命?一下子便成了觀眾矚目的事件。當公人押送王氏兄弟到了開封府,戲劇衝突進入熾熱階段時,關漢卿卻讓審案的包待制假寐做夢,夢見一隻大蝴蝶救出了一隻陷入蜘蛛網裏的小蝴蝶,而對另一隻同樣墜入網中的小蝴蝶置於不顧;此時包拯頓起惻隱之心,說“你不救,等我救”,並把它救了出來。這一個細節的插入,使緊張的情節稍稍鬆弛,它展示了包待制心靈的一角,讓觀眾饒有興味地靜觀他在得到夢境的啟示後臬處理上述棘手的案件。顯然冷熱場面的交替使...
孫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稱兒子的兒子。《儒林外史》第一七回:「趙爺今年五十九歲,兩個兒子,四個孫子。」《紅樓夢》第三九回:「原本你該絕後的,如今奏了玉皇,給你個孫子。」(2)泛稱兒女的子女。如:「老壽星呵呵的笑說:『我一共有十個兒女,五十個孫子。』」
一國三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時晉太子申生屢立戰功,獻公沒有理由廢掉他,驪姬便作出主張,將太子申生放出去守曲沃(晉國大城),另兩個兒子重耳、夷吾派去守蒲與屈兩個小城。當時蒲與屈兩地都是一片空地,晉獻公派大夫士蒍(ㄨㄟˇ)為二位公子各築一座城,築城時不謹慎,把柴火放在牆裏。夷吾把這件事告訴獻公,獻公派人去責備士蒍。士蒍拜首而回答說:「我聽說過,沒有喪事而哀戚,憂患必立刻到來;沒有戰事而築城,必使敵人加強防衛;結果使敵人加強防衛,有什麼可謹慎的呢?若不堅築城牆,既受了官職而不盡國君的命令,就是不敬;然而堅築城牆以強固防禦敵人的力量,就是不忠。失去了忠心...
考夫曼兒童智力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夫曼兒童智力測驗(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K-ABC)目錄1 概述2 測驗內容3 施測與計分4 評價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概述考夫曼兒童智力測驗是第三個個別智力測驗,於1983出版,在測驗發行的四年內,就有超過一百萬個兒童使用過。這個測驗值得注意的原因有:1.與史比量表第五版一樣,測驗根據良好的智力理論來設計,該理論奠基於神經心理學與認知心理學研究。2.測驗刻意設計讓存在於許多智力測驗的文化差異最小化。3.測驗企圖區分流體與晶體智力,且提供診斷訊息,以幫助了解兒...
秋風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記載,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諸樊、餘祭、餘昧和季札,以四子季札最賢能,於是他想將王位傳給季札,但季札不接受。吳王壽夢死後由諸樊代理國政,一年後,諸樊要季札遵照壽夢遺命即位,但季札舉了子臧為了成全成王,拒不接受王位逃亡宋國的例子,表明自己的心意,諸樊只好將延陵封給季札。諸樊死後餘祭即位,餘祭又傳位餘昧,餘昧在位四年,死前想將王位傳給季札,但他仍不接受,說:「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意思是,富貴對我來說,就像秋風從耳邊吹過,一點也不在意,表明他不戀棧王位的心意。後來「秋風過耳」被用來比喻漠不關心、毫不在意。
蔡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兒羊徽瑜嫁給司馬師史書上稱為“景獻羊皇后”、“弘訓太后”;小兒子羊祜確實大大有名; 蔡邕應該還有一個兒子,名字不詳,但有一個孫子叫蔡襲,關內侯。  東漢靈帝熹平四年,蔡邕等上奏請求正定六經文字,得到許可。蔡邕親自用丹砂將經文書寫於石碑,再命工匠鐫刻,立於太學門外。這就是熹平石經。靈帝后期,蔡邕不容於內寵,乃亡命江海,隱居于吳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十二年。有一次,他聽到一塊桐木在火中爆裂的聲音,趕快把它揀出來做成琴,音色非常美妙,而琴尾已焦,這就是焦尾琴。  董卓專權,強令蔡邕出仕,最初蔡邕不肯,董卓威脅他說,...
蘇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轍(1039─1112)字子由,晚年自號潁濱遺老,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 眉山〉人,他是蘇洵的第二個兒子,大詩人蘇東坡的弟弟,世稱「小蘇」,與父兄並稱為「三蘇」,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生平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轍19歲,與兄蘇軾同榜中進士,當時主考官為歐陽修[2]。進士及第後,母程氏病卒,旋即返家守喪,期滿赴京候官。留京期間,曾拜謁歐,欲與韓琦會面,寫了一篇〈上樞密韓太尉書〉;23歲舉直言極諫科時,因其〈御試制科策〉中指斥仁宗歌舞飲酒,優遊無度,不問朝政,不恤民情,以出言不遜被列為下等,授商州(今陝西商縣)軍事推官...
曹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的經典作品。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輯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他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也是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文學曹操的詩歌,極受樂府影響,現存的詩歌全是樂府歌辭。這些詩歌雖用樂府舊題,卻不因襲古人詩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縛,卻又繼承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輓歌,曹操卻以之憫時悼亂。《步出夏門行》原是感歎人生無常,須及時行樂的曲調,曹操卻以之抒述一統天下的抱負及北征歸來所見的壯景。可見曹操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歌,開啟了建安文學的新風,也影響到後來的杜甫、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