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手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心應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得心應手」原作「得手應心」。先秦大哲學家莊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曾經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天齊桓公在堂上讀書,有個工匠輪扁在堂下做車輪。輪扁看到桓公讀書十分專心,就放下工具,走上堂去,向桓公問道:「您讀什麼書呢?」桓公就生氣地說道:「國君讀書,你一個小小的工匠也敢過問!」輪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從臣工作的角度來看,臣要將輪子裝上車軸時,如果車輪太鬆車軸就不牢,太緊的話就裝不進去。只有不鬆不緊,才能製作出一個好輪子,這完全依靠熟練的技巧,心裡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這其中的技術,都是經驗的累積,無法用言語文字說得很明白。我無法傳授給我的兒子,我的兒...
文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名。南朝梁蕭統編,三十卷,三十八類,七百餘篇。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選錄自先秦至南朝梁的詩文辭賦,不選經子,史書亦僅略選綜緝辭采、錯比文華的論贊。開始注意到文學與其他類型著作的區分。唐朝李善為之注釋,並析為六十卷,注文蒐集資料頗多,極具價值。唐開元年間,又有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五人為之合注,然不及善注。宋人取李善注與五臣注合刻,稱為《六臣注文選》。因蕭統諡昭明,故後世亦習稱為《昭明文選》。
生之謂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本介紹:先秦學者論性以生之謂性為大宗,思孟性善之說為矯治其弊而提出,但並未獲得普遍的認識。告子認為生而具有的叫做性,性的內容就是食色。荀子亦認為荀子:“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孟子所謂性主要指“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他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下》)又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孟子‧滕文公上》)人性論的命題主要有:(1)性善論--孟子,后來宋明理學以及王夫之、顏元、戴震都主張性善論。(2)性無善無不善論--告子,后來王安石亦主性無善惡。(3)性惡論--...
鵬霄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鵬程萬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學宗旨是要人們超越世俗的價值觀,不要去計較那些是非、大小、有用無用等的判斷,因為這些都是人為的,並非恆常不變。人們如果一味計較這些,身心就會被牢牢綁住;要學著拋棄這種種的束縛,才能得到真正的放任自得,也就是莊子所謂「逍遙」的境界。為了引導人們能接受他的思想,莊子運用很多的寓言,來啟發人們。在〈逍遙遊〉中,莊子舉了一個鵬鳥高飛的寓言,說明人要先懂得「適性」,才能知道自己也有天生的長處,不會一味羨慕別人。在這個寓言中,莊子先說北海有一種鯤魚,大得不得了,後來這種魚變成了鵬鳥。鵬鳥也是大得不得了,奮飛起來的時候,張開翅膀...
敘事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添穆《敘事詩選》:(1)敘事詩就是以記敘事物為主的一種詩。路南孚在《中國歷代敘事詩歌—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編》指出: (2)敘事詩,詩的一種,以寫人敘事為主,一般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敘事詩雖然要寫人物和事件,但與小說相比較,在人物塑造方面,並不那樣精雕細刻,在情節故事方面,並不那樣具體、豐富。他在寫人記事方面要求更集中、概括、允許跳躍式地展開,在一唱三歎、反覆歌詠中塑造形象,表現主題。彭功智《中國歷代著名敘事詩選》認為:(3)古代敘事詩的情節,一般比較完整,有頭有尾有過程。但也有一些短小敘事詩,只是選擇...
詩書禮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先秦的《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四部儒家的經書。《禮記.王制》:「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後來禮部又加上《周禮》、《禮記》。清.朱彞尊〈文水縣卜子祠堂記〉:「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彿騛句,始于子夏。」
農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先秦時期的一個學術流派。主張勸農耕以足衣食。《漢書.卷三○.藝文志》:「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
樂業安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居樂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自古以來,人民都有「安居樂業」的渴望。早在先秦典籍《老子》中,對於人民理想生活的雛形便有過如此一段描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其描述之理想情境為:人人能吃得美味,穿得足夠,住得安穩,工作愉快。雖然與鄰國距離相近,但因為大家都能自給自足,故人民之間不必因交易所需而往來。這樣的概念也呈現於漢代史書《漢書》,在論述經濟思想的〈貨殖傳序〉中陳述了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各自的技能,其後代子孫也在適切的環境中,輕鬆學得先人所傳授的一切,大家都過著安定和樂的生活。而原文中有「各安其居而...
兵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先秦諸子之一。《漢書.卷三○.藝文志》:「兵家者,蓋出古司馬之職,王官之武備也。」
淮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西漢淮南王劉安所撰,二十一卷,漢代高誘、許慎等都曾為之作注,現今所傳的只有高誘的注本。其書原分內外篇,今僅存內篇,內容多歸道家思想,亦雜糅先秦各家的學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