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預備立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將六部改為十一部,部的首長─尚書由二人改為一人,以明示官吏的責任。1911年再度改革中央官制,廢除內閣、軍機處與政務處,實施對君主負責的內閣制度,設總理大臣一人、副大臣兩人、十部大臣各一人,共十三人。在法律上則廢除凌遲、梟首、戮死等酷刑,只留下斬首刑。同時廢除入墨刑、等肉體刑,改一為罰款。連坐和逼共也接廢除。並將行政與司法明確區分,以示司法獨立。可是,清廷這樣做充其量只是以立憲為名,而以加強滿洲人的中央集權統治為實。還進一步想將漢人督撫的地方軍權...
總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內閣制國家的行政首長。也稱為「內閣總理」。
做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任官職。《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後來賈生中了,直做到內閣學士;李生亦得登第做官,兩人相契,至死不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都在我耳根前說你的學問有了,該勸你出去做官。」
叢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矢之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眾矢之的」典源作「眾射之的」。明朝正德、嘉靖年間,先是王守仁在軍中趁工作閒暇授徒講學,之後再傳弟子徐階擔任內閣大學士時,在京師設講會講學,使得講學風氣興盛起來,造成一股潮流。自此,無論是在朝官吏或是地方士紳、長老,紛紛開始聯合講會,成立書院,相互應和。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建的東林書院,名號尤其響亮。他們時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
政黨政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國家透過政黨來行使國家政權的一種形式。尤指執政黨行使與主導國家政權的運作,在野黨從旁監督的政治過程。有時也可指政黨為實現政黨目標所做的一切活動。
重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新組合。[例]內閣重組、資料重組
暗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人不備而殺害。[例]民國二年春,極力主張政黨內閣的宋教仁於上海被人暗殺。
墨索里尼(Signor Benito Mussolin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當(Marshal Petai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特勒(Adolf Hitl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