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十惡不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卷七○.雍正六年六月》:「夫大、小官職皆國家名器所關。假冒之人,欺君罔上,盜竊名器,其罪較十惡不赦者,亦不為輕,理應不准援赦。」
面面俱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梁章鉅《楹聯叢話.卷三.廟祀上》文昌祠之神,道家以為張仲後身,又以為梓潼度世。其實今所祀之文昌,則星象也,古祠屬之天神。祠廟遍天下而列之祀典,則自我朝嘉慶六年始。儀文與關廟同,而海內私廟之多,亦與關廟等。程春海侍郎1>恩澤一聯,最為典切2>,面面俱到,無能出其右者矣。句云:「宇宙大文章,源從孝友;古今名將相,氣作星辰。」蓋無一字無來歷也。 〔注解〕 (1) 程春海侍郎:程恩澤(西元1785∼1837)字雲芳,號春海,安徽歙縣人。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進士。由翰林院編修歷官貴州學政、侍讀學士、內閣學士至戶部侍郎。 (2) 典切:用典貼切。
各有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堂,又號西莊,晚號西沚,江蘇嘉定人。幼從沈德潛受詩,又從惠棟問經義,遂通漢學。乾隆十九年進士,累官內閣中書,兼禮部侍郎,左遷光祿寺卿。在詩、古文、經術、史學方面均有成就,有詩文集四十卷、《蛾術編》、《十七史商榷》、《尚書後案》、《周禮軍賦說》等。 (4) 錢:錢大昕(西元1728∼1804),字曉徵,又字辛楣,號竹汀,清江蘇嘉定人,乾隆進士;博通群籍, 綜貫六藝,詩文為吳中七子冠,歷主鐘山、婁東、紫陽諸書院講席,有《廿二史考異》、《十駕齋養新錄》、《元史藝文志》、《潛研堂集》等書。 (5) 憖遺:願意留下。憖,音|ㄣˋ,願意。
雙首長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首長制雙首長制(hybrid system)又稱為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ism)、混合制,是一種同時具有「總統制」和「內閣制」特色的共和制政體。相對於總統制及議會制,雙首長制下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有特定之權利,其內閣相對有較為穩固之地位,國會權力相對較受侷限。 法國雙首長制法國作為雙首長制政體之典型,在第五共和時,戴高樂記取前幾次共和時期議會民主制失敗之教訓,在一九五八年提出之第五共和憲法下,大大削弱議會權力,加強行政上之權力,...
牡丹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鄉隆盛等人提出「征韓論」,主張以海外擴張來解決內政問題。但征討朝鮮半島在外交上困難較大,未獲得日本內閣多數閣員支持,最後造成參議西鄉隆盛等征韓派官員下野。日本朝廷為了安撫士族情緒,遂有出兵台灣之議。也有學者認為,日本政府「出兵台灣」並非僅為了緩和士族對內政的不滿,而是對台灣的經濟價值與戰略地位有很清楚的認識。 三、八瑤灣事件史稱宮古島民台灣遭害事件。為琉球國宮古島民遭台灣高士佛社原住民出草殺害事件,此類事件在當時不時發生,按慣例皆由中國政府撫卹並送回琉球王國與日本政府無涉。但日方於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廢藩置縣」時,...
閣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行內閣制度國家的行政首長。也稱為「內閣總理」。
副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文件上簽章,表示代發布文件人負責任的行為。通常指內閣首長代元首負責的行為。
垃圾桶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門本身,其參與決策的人員也是有流動性的,最明顯的例子可能就是因政黨輪替,或行政院各部會首長的更迭或內閣的改組,導致所謂「人存政舉,人亡政息」,這種情形在台灣政局是常常見到的。 *(三) 垃圾桶決策模式垃圾桶模式認為,如具有上述三項特徵的組織,其決策常常決定於四股力量(streams,或譯成”流”):問題 (problems)、解決方案 (solutions)、參與人員(participants)、和決策的機會 (opportunities)(Cohen, March & Olson, 1972; Hoy &am...
言笑晏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言談舉止和悅閒適。《詩經.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清史稿.卷四二二.文瑞傳》:「兵餉為國家大政,遵旨會議,乃大學士等絕無一語及公,言笑晏晏,不知內閣何地,不詢會議何事。」
紀曉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職,受命為《四庫全書》總纂官。慘澹經營13年,所編《四庫全書》告竣。在此期間,紀曉嵐由侍讀學士升任內閣學士,一度授兵部尚書。《四庫全書》告竣當年,遷禮部尚書。60歲後,曾五次掌都察院,三任禮部尚書。嘉慶八年,紀曉嵐80大壽,皇帝派員祝賀,並給予厚贈。旋拜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銜,兼理國子監事,官居一品。 特色、作品紀曉嵐一生,有兩件事幹得最多:一是編書史,二是當考官。編書史,除總纂《四庫全書》外,還先後當過武英殿和三通館的纂修官等,稱一時之大手筆;當考官,兩次任鄉試考官,六次為文武會試考官,故門生甚眾,為國家選拔了不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