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99.981 ms
共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安;後四首寫長安,但不離夔府。如此組織,正顯出詩人心中悲傷的主因:身在夔府,心在京華,但卻因老病和動亂而無法歸去。由此可見《秋興》組織構之妙。 善用聲律節奏表達感情杜甫亦善於運用聲律節奏表達感情。在第三首,詩人寫自己已在暮年,卻未能一展抱負,壯志難酬,只有孤寂的獨對秋江,心情很是悲傷激動,於是便寫出自己的心意:「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遺。」運用kang及kung一類響亮的音節,表達自己的激動心情。又為了表示北方戰情的緊張,詩人在「直北關山金鼓震,征西車馬羽書遲」二句中,運用了緊湊的韻律:「直」、「北」押韻,「關」...
|
風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情勢猛烈且影響深遠的事件。如:「經過這次政治風暴,造成了人心的不安和社會的動亂。」
|
平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平息動亂。《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黃帝乃依陣布軍,遂殺死炎帝,活捉蚩尤,萬國平定。」《三國演義》第八○回:「王上平定四海,功德昭於天下。」
|
橫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災禍、動亂。唐.王維〈謝除太子中允表〉:「復宗社於墜地,救塗炭於橫流。」
|
槃根錯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盤根錯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盤根錯節」的原義是樹根盤屈,枝節交錯;也可用來比喻事情複雜,不易分解。東漢虞詡因曾得罪大將軍鄧隲,鄧隲一直等待時機想要報復。不久朝歌一帶發生暴亂,鄧隲故意陷害虞詡,讓他被派到朝歌當縣長。虞詡的親友都來慰問他,虞詡反而笑著說:「有操守的臣子,遇到難辦的事不會逃避;就像砍樹時,如果沒有遇到長得盤根錯節的樹木,又怎能顯出斧頭的鋒利呢?這正是我立功的好時機,我很奇怪諸位因此來慰問我。」果然虞詡上任後,一舉平定了朝歌的動亂。後來「盤根錯節」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事情複雜,不易分解。
|
擾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擾、動亂。《東周列國志》第四三回:「爾百姓各宜安居,勿得擾動。」也作「擾亂」。
|
論定棺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蓋棺論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杜甫字子美,號少陵,有「詩聖」之稱。唐代詩人。在政治上不得志,中年後過著坎坷流離的生活,他的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形態。故有「詩史」之名。此詩是杜甫勸勉友人應該出來為世人作事。杜甫舉枯桐可以製樂器,淺水可以藏蛟龍為例,說明人不應處於深山窮谷之中自我埋沒。杜甫認為,人一生的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論定,友人年力未衰,豈可隱遁山林?應該再出來為世人做事。後來「蓋棺論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一生的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論定。現在亦用來比喻事情最後已有結論。如:「即使已經蓋棺論定,如有新事證,歷史也有重...
|
撼樹蚍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鞏縣人。唐代詩人,有「詩聖」之稱。其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形態,故有「詩史」之名。
(3) 蚍蜉:音ㄆ|ˊㄈㄨˊ,一種大蟻。
(4) 不自量:指不知衡量自己的力量。〔參考資料〕 唐.拾得〈詩〉(據《全唐詩.卷八○七.拾得》引)我見頑鈍人,燈心柱須彌。蟻子齧大樹,焉知氣力微。學咬兩莖菜,言與祖師齊。火急求懺悔,從今輒莫迷。
|
燎原之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燒原野的大火。比喻氣勢盛大難以遏阻的態勢。《隋書.卷一.高祖紀上》:「拯大川之溺,撲燎原之火。」《文苑英華.卷三七.唐.楊夔.溺賦》:「自謂其投蓋之力可圖,殊不知燎原之火難撲。」
|
元好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文弘肆、其詞清雋,缺點是「往往自蹈窠臼」。今存詩1361首,內容豐富。一些詩篇生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動亂和百姓苦難,如《岐陽》、《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詩,沉鬱悲涼,追蹤老杜,堪稱一代「詩史」。其寫景詩,表現山川之美,意境清新,膾炙人口。詩體裁多樣,七言是其所長[1]。元好問之文繼承唐宋大家傳統,清新雄健,長短隨意,眾體悉備,為金代文學批評之巨子,仿杜甫《戲為六絕句》體例所寫《論詩絕句三十首》,在文學批評史上影響頗大。 今存詞377首,藝術上以蘇、辛為典範,兼有豪放、婉約諸種風格,當為金代詞壇第一人。今存散曲僅9首...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