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尋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反覆的玩索、推究。《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黃霸傳》:「吏民見者,語次尋繹,問它陰伏,以相參考。」《文選.謝靈運.雪賦》:「歌卒,王乃尋繹吟翫,撫覽扼腕。」
歡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悅。《三國志.卷二三.魏書.杜襲傳》:「襲自知恩結於民,乃遣老弱各分散就田業,留丁彊備守,吏民歡悅。」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二折:「聽說罷我心內歡悅,便是你享富貴合是遇英傑。」
忘恩背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忘恩負義」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數月,京師吏民解弛,枹鼓數起,而冀州部中有大賊。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懼,而敞獨笑曰:「吾身亡命為民,郡吏當就捕,今使者來,此天子欲用我也。」即裝隨使者詣公(書)〔車〕上(車)〔書〕曰:「臣前幸得備位1>列卿,待罪2>京兆3>,坐殺賊捕掾4>絮舜。舜本臣敞素5>所厚吏,數蒙恩貸6>,以臣有章劾7>當免,受記考事8>,便歸臥家,謂臣『五日京兆9>』,背恩忘義,傷化薄俗。臣竊以舜無狀10>,枉法11>以誅之。臣敞賊殺無辜,鞠獄故不直,雖伏明法,死無所恨。」天子引見敞,拜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賴。《淮南子.兵略》:「上下不相寧,吏民不相憀。」漢.高誘.注:「憀,賴。」
奈如之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一二二.酷吏列傳.溫舒》自溫舒等以惡為治,而郡守、都尉、諸侯二千石欲為治者,其治大抵盡放溫舒,而吏民益輕犯法,盜賊滋起。……乃使光祿大夫范昆、諸輔都尉及故九卿張德等衣繡衣,持節,虎符發兵以興擊,斬首大部或至萬餘級,及以法誅通飲食,坐連諸郡,甚者數千人。數歲,乃頗得其渠率。散卒失亡,復聚黨阻山川者,往往而群居,無可奈何。於是作「沈命法」,曰群盜起不發覺,發覺而捕弗滿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
秋豪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1>,秋豪2>不敢有所近,籍3>吏民,封府庫4>,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注解〕 (1) 關:關中,地名。位於今陝西省。東至函谷關,南至武關,西至散關,北至蕭關,位於四關之中,故稱「關中」。 (2) 秋豪:即「秋毫」,鳥獸在秋天所生的細毛。後比喻微細的事物。豪,通「毫」,細而尖的獸毛,夏落秋生。 (3) 籍:名冊、檔案上。 (4) 府庫:...
猿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猿類與猴類的通稱。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等三學士〉詩:「遠地觸途異,吏民似猿猴。」
表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標記。《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初,京師聞青、徐賊眾數十萬人,訖無文號旌旗表識,咸怪異之。」《三國志.吳書.周魴傳》:「井乞請幢麾數十,以為表幟,使山兵吏民,目瞻見之。」也作「表誌」。
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擾亂、貽誤。《說文解字.言部》:「詿,誤也。」《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漢有賊臣……絕先帝功臣,進任姦宄,詿亂天下,欲危社稷。」《漢書.卷四.文帝紀》:「濟北王背德反上,詿誤吏民,為大逆。」
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請求免罪。《資治通鑑.卷五十四.漢紀四十六.桓帝延熹二年》:「歲時貢獻,皆先輸上第於冀,乘輿乃其次焉。吏民齎貨求官、請罪者,道路相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