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淵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北平舊紫禁城內東南隅的藏書閣。清乾隆三十九年建,專藏四庫全書。
|
合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將二字合讀成一字的音。《四庫全書總目.卷四二.經部.小學類三.欽定音韻闡微》:「惟我國書十二字頭,用合聲相切,緩讀則為二字,急讀則為一音,悉本乎人聲之自然。」
|
汪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44~1794)字容甫,清江蘇江都人。少孤貧,力學為通儒,治經宗漢學,為文尚漢魏。初遊於兩湖總督畢沅幕,後校四庫全書於文瀾閣,卒於西湖僧舍,所著以述學內外篇最有名。
|
文瀾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麓的藏書閣。與文宗、文匯二閣併稱為「江南三閣」。清乾隆四十九年建,專藏四庫全書。咸豐年間,洪、楊之亂,書盡散佚,郡人丁申、丁丙兄弟二人,收其殘籍,得萬餘冊。光緒六年,巡撫譚鍾鱗,重建文瀾閣收藏,後移藏浙江圖書館。
|
食生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能就從這裡的「援古恐其食生不化也」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味守舊而不知變通。出現「食古不化」書證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一.集部.別集類二四.空同集》:「平心而論,其詩才力富健,實足以籠罩一時,而古體必漢魏,近體必盛唐,句擬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
|
理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名。經學理窟的簡稱。宋張載撰,十卷。言性理之書。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九二.子部.儒家類.張子全書》。
|
漫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筆寫成的文章,如明李詡有《戒庵漫筆》八卷。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二八.子部.雜家類存目五.戒庵漫筆》。
|
朱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29~1781)字竹君,號笥河,清河北大興人。官至侍讀學士,提議修纂《四庫全書》。著有《笥河集》。
|
冷齋夜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代釋惠洪撰,十卷。主要論詩,間亦雜記傳聞瑣事。論詩多引蘇軾、黃庭堅等人論點,引黃庭堅語尤多;記事則雜有假托偽造之跡。四庫全書列在子部雜家類。
|
文宗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江蘇省鎮江縣金山寺內的藏書閣。清乾隆四十四年建,專藏四庫全書,咸豐年間燬於洪楊之役。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