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83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塞源端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正本清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正本清源」原作「清原正本」。漢代的史學家班固,曾在《漢書》的〈刑法志〉中討論國家的刑法制度,認為當時的法律有許多不合宜的地方,處刑的輕重常拿捏不當,重者太重,死刑人數過多;輕者太輕,無法達到遏止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之下,無法遏止輕犯者作惡,官吏又每每以斬大盜建立威信,結果社會依然混亂。原因除了禮樂教養的缺乏外,就是刑法制定不當的後果。所以班固認為必須要從源頭開始清理、從根本開始整頓,也就是從檢討刑法制度做起,修改不當的法令,重新衡量罰則的輕重,才能使社會達到真正的安定,人民有安樂的生活。後來「正本清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澈底改革以解決問題...
投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獻財物。《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有一等做公子的,倚靠著父兄勢力,張牙舞爪,詐害鄉民,受投獻,窩贓私,無所不為,百姓不敢聲冤,官司不敢盤問,難道不是大盜?」
煙飛星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四處分散。《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有一等做舉人秀才的,呼朋引類,把持官府,起滅詞訟,每有將良善人家,拆得煙飛星散的,難道不是大盜?」
員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武官員。《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且人民既少,稽察無難,惟在各督撫嚴飭文武員弁編立保甲。」《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拿獲大盜,所有出力員弁,叩求憲恩,准予獎勵。」
不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需要、無須。《老殘遊記》第七回:「凡是江湖上朋友,他到眼便知,隨便會幾個茶飯東道,不銷十天半個月,各處大盜頭目就全曉得了。」
巨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盜。《莊子.外篇.胠篋》:「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韓非子.守道》:「大勇愿,巨盜貞,則天下公平,而齊民之情正矣。」
誤國欺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貽誤國事,欺騙君王。《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假如有一等做官的,誤國欺君,侵剝百姓,雖官高祿厚,難道不是大盜?」也作「欺君誤國」。
悍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大盜、暴徒
移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篡國、竊取政權。《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贊曰》:「炎正中微,大盜移國。」
到不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輪不到。《野叟曝言》第二五回:「便算是大盜,官女,咱放走了,須到不的你這廝來放屁辣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