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麗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好,成蟲通常會將卵產在腐肉、糞便或肉品上覓食,並且會在上面產下乳白色的卵,一次就能產下幾百粒;當卵化後,就會變成四處扭動的蛆,蛆很快的就會鑽進食物中,由於麗蠅的蛆通常以腐肉為食,所以有些種類也會被用來去除壞死的細胞;麗蠅幼蟲為白色或淡色,身體前端呈尖形,後端為鈍型,有著細小的刺形成環狀,主要還會取食螞蟻、白蟻或其他昆蟲的卵和吸取雛鳥的血。(註1)3. 麗蠅幾乎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牠的蹤跡,許多麗蠅會產卵在動物和人的身上,所以也會傳播疾病。通常棲居在植物上或屍體上,也會徘徊在熟食和生食上。(註2) 種類(註2)1. 羊...
海蜘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節肢動物門海蜘蛛綱。為一種蜘蜘狀的海產動物,以細長的足在海底爬行,三角形的口在吸吻的末端。成體吸食軟體無脊椎動物的體液。雌雄異體,體外受精,雄體以一對特化的足攜卵直至化。神經和循環系統簡單,呼吸和排洩系統不明顯。常匍匐於海藻上或岩石下。
幼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由卵子出,尚未成形的小蟲。
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體長紡錘形,略似鱒魚,長約三尺,頭部翠色,背部藍灰色散布黑點,腹部銀白色。具洄游性,產於北方水域。成熟時自海洋返回淡水河川生殖,幼魚化後,再進入海洋。在海洋中時,體呈銀白色或銀灰色,返回淡水河口後,體色變紅。太平洋鮭屬產卵後隨即死亡,大西洋鮭則部分可重回海洋。產量以美、加、日、俄最多,是重要的食用魚。
卵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精卵自母體排出,由卵內蛋黃提供營養,在體外化成新個體的生殖方法。如鳥類、魚類、爬蟲類等皆屬卵生動物。
角目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會原地打轉,這是因為鳥蛋的形狀呈梨形而非圓球形,這也是角目鳥為了適應環境的演化出來的特性。在雌鳥育六個星期後,小鳥出生,雄鳥和雌鳥就會輪流出海捕魚來餵食小寶寶;小角目鳥在父母的照顧下,每隻都是一付胖嘟嘟的樣子。再過六個星期後,小角目鳥就開始獨立生活,自己到海上覓食,身型自然就會苗條下來了。 *資料來源*1.頑皮動物一本通:60種水路空動物大集合P.184 ~ P.186初版一刷:2011年7月、新北市:幼福文化編著:幼福編輯部、製作設計:楊耽角目鳥
煦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鳥類的卵,後用以比喻養育之恩。「煦」文獻異文作「昫」。《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南朝宋.裴松之.注:「《魏略》載魏三公奏曰:『吳王孫權,幼豎小子,無尺寸之功,遭遇兵亂,因父兄之緒,少蒙翼卵昫伏之恩,長含鴟梟反逆之性,背棄天施,罪惡積大。』」
蛇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是在雌蟲的下方,雌蟲通常在樹皮或腐木中,用細長的產卵管產下幾百枚卵(通常每一堆就有約一百枚卵)。卵化後,長著強健的翅膀且形狀為長形的幼蟲就會在松樹皮、腐爛的木頭和落葉堆裡四處覓食。不像其他廣翅目的幼蟲,蛇蛉幼蟲生活陸地上,且沒有尾鰓。成蟲和幼蟲都以其他昆蟲為食,但也會吃腐爛的東西。大多數蛇蛉生活在北半球林木蒼鬱的地區,棲居在植栽的木頭內。(註1)3. 蛇蛉目包含蛇蛉科和盲蛇蛉科兩個科,總共有150種,兩科之間都有相似的特徵。幾乎所有的蛇蛉都有兩對翅和一個較扁平的頭部,前口式的口器可以用來咀嚼食物。盲蛇蛉科的成員在體型...
乳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剛生雛燕的母燕。南朝宋.鮑照〈采桑〉詩:「乳燕逐草蟲,巢蜂拾花萼。」唐.白居易〈新樂府.秦吉了〉:「鳶捎乳燕一窠覆,烏啄母雞雙眼枯。」
牛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兩生綱無尾目赤蛙科。因其體型大,叫聲大,故稱為「牛蛙」。體長約二十公分,後肢可達二十五公分。體色呈黃綠或紅褐色。上頷有齒,舌後根分叉。居於水濱,春季繁殖。產卵於水中,經五至二十天化為蝌蚪,再經一至三年變為蛙。是世界最大的蛙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