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穴可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軍前往救趙,但秦王派使者警告魏王說:如果敢去救趙,秦滅趙後,下個就是滅魏!魏王聽了很害怕,即要晉鄙屯兵觀望形勢。平原君派使者去跟魏無忌求救,說:「邯鄲城早晚就要被攻破了,你即使不管我們趙國,難道你就不可憐你姊姊嗎?」魏無忌聽了十分憂心,就讓門客辯士用種種方法去勸說魏王,但魏王害怕秦國報復,始終不肯答應。後來魏無忌用侯嬴的計謀,將兵符盜出,假託王令,並殺了大將軍晉鄙,奪取兵權。他再從中挑選精兵八萬,打敗秦軍,解救了邯鄲,保存了趙國。趙王和平原君還親自到國境上迎接魏無忌。魏王很生氣魏無忌偷盜兵符、假託命令並殺了晉鄙。魏無忌自己也知道魏王不悅,所以他讓將軍帶領著他們的軍隊返魏,自己和門客則留在趙國...
掘坑待虎之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十足的把握,以逸待勞。《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吾令汝屯兵小沛,是『掘坑待虎之計』也。」
自以為得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以為事情成功,計謀得逞。《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卻說魏延燒斷棧道,屯兵南谷,把住隘口,自以為得計,不想楊儀、姜維星夜引兵抄到南谷之後。」《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他見別人懼怕,沒奈何他,意氣揚揚,自以為得計。」
一將守關,萬夫莫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將領守住關隘,萬人皆無法破關而入。《三國演義》第八六回:「曹真兵出陽平關,趙子龍拒住各處險道,果然『一將守關,萬夫莫開』。曹真屯兵於斜谷道,不能取勝而回。」
塢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禦用的土牆、土堡。《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東號子麻奴傳》:「又於扶風、漢陽、隴道作塢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周書.卷三六.段永傳》:「時有賊魁元伯生,率數百騎,西自崤潼,東至鞏、洛,屠陷塢壁,所在為患。」
相機觀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待機會,觀察變化。《東周列國志》第六○回:「元帥屯兵於郝山磯,相機觀變,可以萬全。」
關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來預防敵人入侵的建築物。《六部成語註解.兵部》:「關堡:依山險為邊門曰關,據山險設寨屯兵曰堡。」
焚如之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殺的刑罰。《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莽作焚如之刑,燒殺陳良等,罷諸將率屯兵,但置游擊都尉。」
鞠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踢毛毬的地方。《新唐書.卷一五四.李晟傳》:「乃屯兵鞠場以俟裴度。至,愬以櫜鞬見,度將避之。」《資治通鑑.卷二四○.唐紀五十六.憲宗元和十二年》:「然後屯於鞠場,以待裴度。」
鼓浪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島名。位於福建省廈門島西南,為福建省最佳的觀光避暑勝地。本一荒島,鄭成功曾屯兵於此,清光緒二十八年闢為租界。現有海上花園的美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