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632 ms
共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蛇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淺薄、自大誇張。《詩經.小雅.巧言》:「蛇蛇碩言,出自口矣。」
|
飾非拒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接受他人善意的規勸,反而極力巧言的掩飾過錯。《周書.卷七.宣帝紀》:「好自矜夸,飾非拒諫。」《舊唐書.卷七五.張玄素傳》:「從善如流,尚恐不逮;飾非拒諫,必招敗損。」也作「拒諫飾非」。
|
冷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諷刺的話。元.李文蔚《蔣神靈應》第二折:「謳歌小令,鼓腹忻然;巧言相戲,冷語相攙。」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三齣:「爺不將閑話兒提,娘不將冷語兒攢,准備畫堂春宴酣。」也作「冷話」、「冷句」。
|
獐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聰明、靈變。《西遊記》第三二回:「你做出這樣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甚麼巡山,卻又在這裡笑他。」也作「張智」。
|
欺世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欺世盜名」之典源,提供參考。 1、「欺世」:※《韓非子.詭使》上握度量1>,所以擅生殺之柄也。今守度奉量之士,欲以忠嬰2>上而不得見。巧言利辭,行姦軌以倖偷世者3>數御4>。 〔注解〕
(1) 度量:指法度。
(2) 嬰:侍奉。
(3) 以倖偷世者:以僥倖偷欺於世,獲致非分之利者。
(4) 數御:屢次得到重用。數,音ㄕㄨㄛˋ。 2、「盜名」:《荀子.不苟》人之所惡者,吾亦惡之。夫富貴者則類傲1>之,夫貧賤者則求柔2>之,是非仁人3>之情也,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4>世者也,險莫大焉。故曰:盜名不如盜貨。田仲5>、史鰌6>不如盜也。 〔注解〕
(1) 傲:驕傲。
(2) 柔:...
|
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足部浮腫的疾病。《爾雅.釋訓》:「骭瘍為微,腫足為尰。」《詩經.小雅.巧言》:「既微且尰,爾勇伊何!」
|
流言飛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根據的話,多用於毀謗、議論、挑撥他人。《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是以群小窺見間隙,緣飾文字,巧言醜詆,流言飛文,譁於民間。」唐.柳宗元〈與裴塤書〉:「然若僕者,承大慶之後,必有殊澤,流言飛文之罪,或者其可以已乎!」也作「流言蜚語」。
|
花唇巧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花言巧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論語》裡曾記載孔子的一段話:「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這不是仁的表現。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與學生講解這段話時,解釋說:「做任何事都要有誠心,沒有誠心便是不仁。說話動聽、和顏悅色,本來就應該這樣,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為了取悅別人而不誠心的話,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釋為說話不誠懇,朱熹告訴學生說:「依我之見,巧言是指虛假好聽的話,今天有不少讀書人舞文弄墨,妙筆生花,但寫的盡是些言不及義的文章,就是所謂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語』。」朱熹用「花言巧語」來解釋《論語》裡的「巧言」二字,後來「花言巧語」...
|
巧舌花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花言巧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論語》裡曾記載孔子的一段話:「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這不是仁的表現。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與學生講解這段話時,解釋說:「做任何事都要有誠心,沒有誠心便是不仁。說話動聽、和顏悅色,本來就應該這樣,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為了取悅別人而不誠心的話,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釋為說話不誠懇,朱熹告訴學生說:「依我之見,巧言是指虛假好聽的話,今天有不少讀書人舞文弄墨,妙筆生花,但寫的盡是些言不及義的文章,就是所謂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語』。」朱熹用「花言巧語」來解釋《論語》裡的「巧言」二字,後來「花言巧語」...
|
無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過錯。《詩經.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無罪。」《三國演義》第六九回:「眾官自恩救火者必無罪,於是多奔紅旗之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