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 ms
共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荏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弱的樣子。《詩經.小雅.巧言》:「荏染柔木,君子樹之。」
|
巧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言奸佞。《管子.立政》:「諂讒飾過之說勝,則巧佞者用。」《宋書.卷六五.杜驥傳》:「以軍功為驍騎將軍,封邵陽縣男,食邑三百戶。尋坐巧佞奪爵。」
|
醜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謗、誣衊。《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緣飾文字,巧言醜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後人雖也有曉得是元微之,不遂其欲,托名醜詆的,卻是戲文。」
|
花嘴花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花言巧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論語》裡曾記載孔子的一段話:「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這不是仁的表現。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與學生講解這段話時,解釋說:「做任何事都要有誠心,沒有誠心便是不仁。說話動聽、和顏悅色,本來就應該這樣,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為了取悅別人而不誠心的話,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釋為說話不誠懇,朱熹告訴學生說:「依我之見,巧言是指虛假好聽的話,今天有不少讀書人舞文弄墨,妙筆生花,但寫的盡是些言不及義的文章,就是所謂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語』。」朱熹用「花言巧語」來解釋《論語》裡的「巧言」二字,後來「花言巧語」...
|
巧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巧言、巧語
|
靜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言。《書經.堯典》:「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
十謁朱門九不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富貴人家大多為富不仁,向其求助,往往碰壁。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三折:「又不會巧言令色,況兼今日十謁朱門九不開。」元.無名氏《凍蘇秦.楔子》:「憑著我七尺身驅八斗才,那怕他十謁朱門九不開。」
|
毚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狡兔。《詩經.小雅.巧言》:「躍躍毚兔,遇犬獲之。」《文選.張衡.西京賦》:「毚兔聯猭,陵巒超壑。」
|
諓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言善辯的樣子。《國語.越語下》:「余雖靦然而人面哉,吾猶禽獸也,又安知是諓諓者乎?」
|
矯情飾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飾真情,裝模作樣。《魏書.卷九三.恩倖傳.序》:「夫令色巧言,矯情飾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隋書.卷四.煬帝紀下》:「於是矯情飾貌,肆厥姦回,故得獻后鍾心。」也作「矯情飾行」。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