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焦如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焦灼急躁,如著了火一般。《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二○回:「中丞此時心焦如焚,聽了薇園的話,便叫人到歷城縣去,交待打聽幾名好醫生來。」也作「心焦如火」。
沐猴衣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回故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猴而冠」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亦用來比喻人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沒有遠見。除此之外,古來對這句成語另有一解,認為因為獼猴性子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帶,用來比喻人的性情急躁
褊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量狹小,性情急躁。《詩經.魏風.葛履.序》:「其民機巧趨利,其君儉嗇褊急。」《商君書.墾令》:「重刑而連其罪,則褊急之民不鬥,很剛之民不訟。」也作「褊躁」。
躁人辭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躁的人話多。語本《易經.繫辭下》:「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心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焦慮急躁。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三三:「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將軍不須心焦,這幾日打探得一條小路,可以偷過巴郡。」
臉上一陣紅一陣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尷尬的樣子。《文明小史》第四回:「柳知府聽了這話,急得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一句話也回答不出來。」
卞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躁。《左傳.定公三年》:「莊公卞急而好潔。」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器玩部.制度.几案》:「予性卞急,往往呼童不至,即自任其勞。」
急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急躁的性情。《水滸傳》第四八回:「秦明是個急性的人,更兼祝家莊捉了他徒弟黃信,正沒好氣,拍馬飛起狼牙棍,便來直取祝龍。」
耐著性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厭煩、不急躁地持續做一件事。如:「他認為這是強辯,但還是耐著性子把話聽完。」
飛揚浮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意忘形、急躁輕狂而不穩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