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4.65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吳沃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大量文章,批評時政。其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轟動一時,影響深遠,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專以揭露和譴責社會上的醜惡現象.絕意於仕途,故只能靠賣文為生。一生清貧,卒於1910年10月在上海逝世,終年45歲,死時身上僅餘四角小洋,其喪事也是由朋友代為籌措,其遺體先停放在閘北潭子灣廣肇山莊,一厝20年,直至1931年9月21日才火化,骨灰埋在大場廣肇山莊。 著作 他創作的小說有30多種,人稱“小說鉅子”,是清末譴責小說的傑出代表,與李伯元、劉鶚、曾樸合稱晚清四大小說家。其他著名的作品有《新石頭記》《恨海》《趼人十三種...
擿奸發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發奸人,揭露壞事。用以稱譽吏治清明。也作「發姦擿伏」。
柏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0年代,柏楊以雜文方式、尖銳筆觸指出--中國的醬缸文化,並在美國發表演說。其小說與雜文在暗諷之中,揭露中國文化之病態、臺灣社會黑暗面,也隱含悲天憫人的情操於其中。柏楊說:「選擇雜文這一文學形式,是因為現代時空觀念,對速度的要求很高,而在文學領域中,雜文是最能符合這個要求。它距離近,面對面,接觸快,直接了當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1983年,始致力於《資治通鑑》白話翻譯和評論的工作,經過十年才完成。 著作 小說代表作:50年代--《蝗蟲東南飛》、《周彼得的故事》(天涯故事);60年代--《異域》、《曠野》、《莎羅冷》等...
張孝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身份離職,退居蕪湖,講論理學,徜徉山水。  文學思想 張孝祥的文章對於南宋王朝政治的腐朽黑暗多有揭露和批判,表現了堅決抗敵、收復失地的愛國精神。他的詩歌多贈答、題詠和紀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寫景敍事之中流露出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生活的深切關懷。他的詩文在當時流傳甚廣,並得到過很高的評價。謝堯仁稱讚他的文章"如大海之起濤瀾,泰山之騰雲氣,倏散倏聚,倏明倏暗,雖千變萬化,未易詰其端而尋其所窮。"(《張于湖先生集序》)他寫詩有意學習蘇軾,韓元吉稱讚他"清婉而俊逸",說:"其歡愉感慨莫不發於詩,好事者稱歎以為殆不可及。"(《張安...
杜荀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部心血都用在詩歌創作上,因而從他的詩可以反映出唐末的黑暗現實和人民的苦悲。《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揭露軍閥趁火打劫、屠殺人民的罪行:「遍搜寶貨無藏處,亂殺平人不怕天」。《山中寡婦》揭露賦稅的苛重,反映農民的悲慘命運:「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再經胡城縣》控訴地方官吏靠屠殺人民起家,表現了對人民的極大同情和對官吏的無情贈恨:「去歲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亂後逢村叟》、《題所居村舍》描繪了戰亂後農村...
包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羅列、暴露、袒露、揭露
亨利克約翰易卜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當前現實生活方面來。他的創作從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他往往以日常生活為素材,從多方面剖析社會問題,揭露和批判的鋒芒直指資產階級社會的種種弊端,觸及到法律、宗教、道德乃至國家、政黨、體制等各個領域。因此人們稱之為「社會問題劇」。重要劇作有《青年同盟》、《社會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敵》等。1891年,易卜生六十三歲時回到久別的祖國,在奧斯陸度晚年,他晚期的創作,不像中期那樣熱情、犀利,顯得冷峻、深邃,轉向心理描寫和精神分析,也有悲觀情緒和象徵主義色彩,作品有《野鴨》、《建築大師》等。1898年易卜生七十壽...
提升教師的海洋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該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感。事實上,教師才是推動海洋教育的關鍵,促進教師的還洋意識,才能夠有意識地為學生揭露教科書中的海洋意識,進而讓海洋與生活文化相互結合,這是推動海洋教育應該積極關注的面向。(一) 政府相關單位扮演的角色功能1. 讓教師可以感受到海洋教育的價值一方面要讓教師理解海洋教育的價值,而且這個價值不應該只是社會性的價值,更應該思考它能夠為學生帶來甚麼價值,也就是在教學互動中為學生帶來的益處。經由這種認識,教師才能肯定自身所從事的工作意義,肯定了海洋教育的意義,才不致以應付了事的心態來面對這個任務。2. 讓孩洋教育...
里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街談巷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街談巷議」即大街小巷裡人們的談說議論,此語較早見於漢代張衡的〈西京賦〉。「西京」指的是西漢首都長安(今西安),〈西京賦〉即以長安為題材,描寫京城氣勢萬千的地理環境、富麗堂皇的建築和社會中各色人物的生活,也揭露了王公貴族的奢侈和腐敗。提及辯士形象時,文中有段話:「若其五縣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約略想見一群伶牙俐齒的辯士,就駐足在五陵街頭,高談闊論種種風流人物的興衰起落,並褒貶品評其善惡得失。後來「街談巷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
錢鍾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份子的毛病。尖銳的筆調,刻劃都會男女的感情,描寫他們徘徊於中西文化的夾縫,翻攪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揭露人性中的良善與罪惡,交織出人們對愛情的盼望及痛惡。作者文句妙語橫生又帶著嘲諷、幽默,既捕捉了民初知識分子的心態,也悠悠展現一種讓人思索再三的生命情境。正如小說結尾所說:「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傷感,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著作 論文:《十八世紀英國文學裏的中國》(牛津大學學士學位畢業論文,1937),《古典文學研究在現代中國》(錢鍾書參加義大利米蘭舉行的歐洲漢學家第26次大會的演講,1978);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