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聞韶忘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韶,舜時樂曲名。「聞韶忘味」即孔子在齊國聽到舜時的雅樂,心中念念不忘,以致有一段很長時間食肉而不知味。語本《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後用以比喻對某種事物熱愛到入迷的境界。
蘇武牧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曲名。內容取材自蘇武出使匈奴的故事,歌頌其留胡不辱的崇高氣節。曲調流暢,具有淳樸的民歌風格。
歌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以唱的韻語。有樂曲伴奏的稱「歌」,沒有樂曲伴奏的稱「謠」。《漢書.卷三○.藝文志》:「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於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然履突鬼門,怪而不辭,駕龍乘雲,仙而不哀;又卒章五言,頗似歌謠,亦彷彿乎漢武也。」
展眼舒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稱心遂意,心情愉悅的樣子。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三折:「空學成補天才,卻無度饑寒計,幾曾道展眼舒眉。」元.呂止庵《集賢賓.嘆浮生套.逍遙樂》曲:「則不如放懷遣興,悅性怡情,展眼舒眉。」
白雪陽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參見「陽春白雪」條。
民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民間創作並在民間流傳的詩歌、曲子等。[例]各地的民歌樂曲往往真實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情感。
盡美盡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盡善盡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盡善盡美」一語原見於孔子對古代樂曲的評論。據《論語.八佾》記載,孔子認為上古時虞舜時所制定的〈韶〉樂「盡美」又「盡善」,周武王時所制定的〈武〉樂則「盡美」不「盡善」。意思是說:〈韶〉樂的音調極為優美,內容又能感動人心;〈武〉樂雖然音調旋律亦佳,但在意境上卻略遜一籌。孔子會有這樣的看法,其實與他的政治主張有關,虞舜時代的平和較近於孔子所嚮往的仁義之境,周武王雖亦為明主,但畢竟是以武力推翻紂王而取得政權,此則違背了孔子的理念,也間接影響孔子對當代音樂的評價。故孔子說的「盡美」和「盡善」,原來是指音樂的形式優美,內容完善,後來「盡善盡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
歌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合詩歌和樂曲,供人歌唱的作品。《儒林外史》第一回:「口裡唱著歌曲,在鄉村鎮上,以及湖邊,到處頑耍。」
漢宮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曲名。相傳曹大家失寵於漢成帝後,於長信宮侍奉太后,為表心中悲悽無奈之情所作。曲風如泣如訴,哀怨動人,是歷代琴家所鍾愛的樂曲
音樂性向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和音分析;(2)音調改變;(3)音調記憶;(4)節奏重音;(5)和聲比較;(6)音強比較;(7)樂曲等部分。該測驗施測時間大約一小時,有建立8至17歲各年齡層的常模。經研究發現,此測驗的折半信度係數與重測信度係數都在.90以上,效度方面要求教師對兒童音樂能力評定與打總分,結果發現兩者的相關係數為.60,顯示其信度與效度尚佳。以區別性效度考驗結果發現,音樂實驗班學生在師大綜合音樂性向測驗各分測驗的分數,顯示此測驗具有區分效度。此測驗有建立國小中年級、高年級至國中男女學生的百分位數與T分數常模。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音樂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