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4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瓦氏鳳尾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瓦氏鳳尾蕨目錄1 基本資料2 介紹2.1 莖2.2 葉2.3 果實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基本資料學名:Pteris wallichiana Agardh、Pteris morrisonicola Hayata英文名:Wallich's Brake別名:三叉鳳尾蕨、西南鳳尾蕨、開三叉鳳尾蕨、玉山鳳尾蕨、鳳尾草、老瀉風等植物分類:鳳尾蕨科(Pteridaceae)鳳尾蕨屬(Pteris)(註1)植物形態:地生植物分布地區:瓦氏鳳尾蕨通常廣泛分布於熱帶...
|
梅尼爾氏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內耳淋巴分泌失衡,造成眩暈、嘔吐、耳鳴、聽力減退等症狀。約三成的病例與中耳炎、梅毒、頭部受傷及過敏有關。此症大多發生在四十歲左右的人,其中尤以工業社會壓力高的地區,發生率愈高。
|
瑞氏海豚(花紋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rampus griseus (G. Cuvier, 1812)
出生時體長1.2~l.5公尺,成體3~4公尺。『花紋』海豚顧名思義身上有許多白色條紋,大多是其他同種個體留下的齒痕,有的是與烏賊纏鬥所留下的圓形吸盤疤痕,但幼體則沒有這些花紋;這些不同的刮痕與深淺差異體色是最好的個體辨識。體態粗狀,頭鈍圓,額隆處有一道明顯縱凹溝。通常無上頜齒,下頜有2~7對釘狀牙齒,年老個體牙齒磨損嚴重,甚至掉光。
在全世界分布很廣,由溫帶跨至熱帶,深洋至大陸棚。在台灣東海岸常見,其分布水域之水深以300至1,000公尺較多。
每群25至數百隻,偶與其他種類同游;攝食魷魚及甲殼類。海上行為包括胸鰭及尾鰭拍水或浮窺,同一群動作當整齊一致。個性沉穩,躍身擊浪較少。
T0000000886--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T0000000977--鯨目(Order Cetacea)
T0000000983--齒鯨亞目(Suborder Odontoceti)
T0000000988--海豚科(Family Delphinidae)
|
路氏雙髻鯊或紅肉丫髻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phyrna lewini (Griffith et Smith, 1834)
頭向兩側延伸,狀如鎯頭,頭寬約為全長之24~30%;由吻端至第一背鰭基底末端之距離不及頭寬之半;頭前緣呈大圓弧狀,中央部位則明顯凹入;口前吻長約為頭寬之1/5~1/3;前方齒齒緣平滑或呈不明顯鋸齒狀,後方齒不呈臼齒狀。第一背鰭刀形,起點與胸鰭基底末端位置或相對或稍後方,後角位置則遠在腹鰭起點之前;第二背鰭低,低於臀鰭,後緣稍凹入;內緣較長,約為鰭高之兩倍,後角與尾鰭下葉起點位置相對;腹鰭後緣或平直或稍凹入;臀鰭大於第二背鰭且長度頗長,基底長約為魚體全長之4.3~6.4%,起點則在第二背鰭起點之前,後緣近乎平直或稍凹入。脊椎骨數174~209節,為大型之雙髻鯊類,全長可超過3公尺。體色背棕腹白,...
本種遍佈於熱帶及溫帶沿近海域,臺灣沿近海域經常可發現其蹤跡。
雙髻鯊類中最常見的種類,棲息於溫帶、熱帶沿近海域,棲息水深0~275公尺。仔魚通常棲息於較近岸水域,有明顯的群聚習性。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15~31尾,餌料生物涵蓋範圍廣泛,包括各種硬骨魚類、鯊魚、魟、頭足類、海蛇、甲殼類。對人類具危險性,最大體長370~420公分,雄魚成熟體長140~165公分,雌魚212公分,胎仔產出體長42~55公分。
可由延繩釣、刺網、拖網漁獲,魚肉供食用,皮可製成皮革,肝臟可提煉維他命製成營養食品。在臺灣是重要的經濟性魚種。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真鯊科(Family Carcharhinidae),Requiem Sharks
|
費(米)‧狄(拉克)二氏分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足費(米).狄(拉克)二氏統計的分佈即為費(米)‧狄(拉克)二氏分佈,此種分佈乃是指粒子在量子能階上的分佈,每一量子能階僅能由一粒子佔據,庖立不相容原理在此適用,因此其分佈的統計函數為:
其中,W為熱力學機率分佈即為費‧狄二氏的分佈函數;gj為量子能階數;Nj為粒子數;Π代表連續相乘。 |
包狄氏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線之平面閉合差(參閱導線閉合差)如在規定界限之內時,縱、橫距之改正數可按其與對應邊長之大小成正比之原則求得之。設Wx表導線之橫距閉合差,Wy為縱距閉合差。以Cxi表導線某邊之橫距改正數,Cyi表該邊之縱距改正數,Di表該邊之長(i=1,2,……n,n為導線之邊數),則改正公式為:此種導線平差方法係由包狄氏(Bowditch)所創,其依據之理論有二:(1)量距之精度係與邊長之平方根成正比,導致每邊之改正數與其長度成正比,(2)測角精度與量距精度相等。羅盤儀導線施測時,上述二項理論甚為吻合,故又稱為羅盤儀法則(compass rule)。論者亦有認為經緯儀之側角精度遠勝於羅盤儀,導線平面閉合差之...
|
〔孟氏行為困擾調查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氏行為困擾調查表〕是一九五○年由孟尼(R.L. Mooney)和高登(L.V. Gordon)所編。此調查表乃為便利諮商者和諮商人員間溝通而設計,嚴格說,並非一種測驗工具。國內之修訂本分為國民中學用、高中高職用及大專用三種,修訂者有胡秉正、何福田、周幸等,由中國行為科學社出版。測驗功能在了解受試者的困擾問題,以提供教師及輔導人員之參考。
1.測驗內容:(1)國民中學學生適用之調查表有七類問題:健康與身體之發展,學校生活,家庭與家屬,金錢、工作與前途,異性關係,人際關係,自我關懷。最後另有三個問題,詢問受試者之困擾問題及解決之道;(2)高中高職學生適用之調查表共有三百三十題... |
梅氏四不像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梅氏四不像鹿是屬於一種化石種的四不像鹿,最早是在河南省安陽的殷代遺址中被發現。它的角與現生的四不像類似,主幹距離頭部一段距離後才分叉為後兩枝,前枝再分成兩個叉,後枝既長且直,每叉再分若干小叉。但是不同的是其角的形態比現生種的鹿角複雜、特殊,表面上還有許多小刺與瘤突,所以將它訂為不同種類。但是也有部份的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之間的差異也許是因為少數個體的變異或者發育的差異,而將它視為同種。但這裡我們還是以不同的名字來區分它們。 從化石分佈的記錄來看,梅氏四不像鹿主要分佈在中國東部平原,而日本也有四不像化石,這是地史上,亞洲大陸和日本曾有陸地相連的科學證據之一。而台灣的澎湖海溝也發現了為數不少的梅氏...
|
馬氏扣海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氏扣海膽Sinaechinocyamus mai,屬於樹星海膽科Dendrasteridae,又名馬氏海錢,此種海膽體型小,最大不超過1公分,輪廓近似風箏狀的菱形。活體呈灰綠色,體表覆滿絨毛狀短刺,體殼為白色。其肛門開口於體殼反口面之側緣。反口面中央有篩板及4個生殖孔。
|
草原斑馬(巴氏斑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quus burchellii (Gray, 1824)
身體佈滿黑白相間的條紋,黑帶寬,越往臀部越寬且呈橫紋,大部分的個體的黑條紋會越過腹部中央,許多個體黑條紋之間還有淺褐色的細條紋,有些個體的黑條紋不到蹄,還有些個體有黑白條紋分布與比例互換的情形,分布在不同地點的族群條紋都不太相同,變化很多;體長217~246公分,尾長47~56公分,肩高110~145公分,體重240~372公斤,雄性略大於雌性。
波茲瓦納、辛巴威、尚比亞、馬拉威、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衣索比亞、南非。
棲地類別多,包括草原、疏林、灌叢,分布可達山區海拔4,400公尺處,但一般需要水源;每天從較高而涼爽的休息地點到平原進食再回去,約可走上13公里,食物以草為主,也吃一些嫩莖芽。在非洲坦尚尼亞Serengetie國家公園與肯亞Masai Mara保護區之間隨雨季轉移而進行大遷移的個體,季節性移動的距離可達100~150公里,雨季的活動範圍約300~400平方公里,乾季時則為400~600平方公里。雖然大遷移時有成千上萬的個體聚在一起,真正緊密的社會結構仍局限在不超過15個成員的家族與雄斑馬群。草原斑馬終年可生殖,懷孕期約360~396天,小馬出生時的體重約32公斤,出生後立刻可站立,幾小時後會跑...
T0000000886--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T0000001002--奇蹄目(Order Perissodactyla)
T0000001003--馬科(Family Equidae)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