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康莊之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康莊大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列傳》自騶衍與齊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之徒,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豈可勝道哉!……於是齊王1>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為開第2>康莊之衢3>,高門大屋,尊寵之。覽天下諸侯賓客,言齊能致天下賢士也。 〔注解〕 (1) 齊王:指戰國時齊威王(?∼西元前320),繼承其父桓公的王位,在臨淄稷下設立學宮。 (2) 開第:開設府第。第,官員居住的高大屋宅。 (3) 康莊之衢:四通八達的大路。康,五達的的大路。莊,六達的大路。衢,音ㄑㄩˊ,四達的大路。
罔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善。餘力自失而罰,故主虞而安,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姦臣,下無侵爭,世無刑民,故一人之治亂在其心,一國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論語.子路》。 (2) 惠王:本文所提「七主」,唯獨此處作「王」,疑為「主」之誤。 (3) 振主:擅作威福的暴君。 (4) 錯:通「措」,安置。 (5) :通「悟」,覺悟。〔參考資料〕 《論語.子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
吹毛求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吹毛求疵」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大體》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1>,託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2>;不逆3>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4>,不洗垢而察難知5>。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注解〕 (1) 法術:戰國時代法家所謂「法」與「術」的合稱,亦可統指法家的學術。法,指國家規定賞罰的律令。術,指君王統御臣下的方法、策略。 (2) 權衡:稱量輕重的工具。比喻為衡量事物價值的標準。權,秤錘。...
足履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踏實的治學態度,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讚賞。宋神宗更為這本史書取名為《資治通鑑》,表示這部史書能作為歷代治亂興亡的借鏡。司馬光做事認真勤懇的態度,可以從這兒看出。所以有一次司馬光問他的好友邵雍,說:「你認為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邵雍便回答:「你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正是對於司馬光最貼切的讚美。後來「腳踏實地」被用來比喻做事切實穩健。
大道康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康莊大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列傳》自騶衍與齊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之徒,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豈可勝道哉!……於是齊王1>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為開第2>康莊之衢3>,高門大屋,尊寵之。覽天下諸侯賓客,言齊能致天下賢士也。 〔注解〕 (1) 齊王:指戰國時齊威王(?∼西元前320),繼承其父桓公的王位,在臨淄稷下設立學宮。 (2) 開第:開設府第。第,官員居住的高大屋宅。 (3) 康莊之衢:四通八達的大路。康,五達的的大路。莊,六達的大路。衢,音ㄑㄩˊ,四達的大路。
嵬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奸詐邪惡。《荀子.非十二子》:「假今之世,飾邪說,文姦言,以梟亂天下,矞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清.王先謙.集解:「嵬謂為狂險之行者也,瑣者謂為姦細之行者也。」
流芳萬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流芳百世」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五.魏書.后妃傳.文德郭皇后》1>黃初三年,將登后位,文帝欲立為后,中郎棧潛上疏曰:「在昔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輔,亦有內助,治亂所由,盛衰從之。故西陵配黃2>,英、娥降媯3>,並以賢明,流芳上世。桀奔南巢4>,禍階末喜5>;紂6>以炮烙7>,怡悅妲己8>。是以聖哲慎立元妃,必取先代世族之家,擇其令淑以統六宮9>,虔奉宗廟,陰教聿10>修。《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由內及外,先王之令典也。《春秋》書宗人釁夏云,無以妾為夫人之禮。齊桓誓命于葵丘,亦曰『無以妾為妻』。今後宮嬖寵,常亞乘輿。若因愛登后,使賤人暴貴,臣恐後世下陵上替,開張非度...
一網無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網打盡」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萬物不同,而用之於人異也,此治亂存亡死生之原。故國廣巨兵彊富未必安也,尊貴高大未必顯也,在於用之。桀紂用其材而以成其亡,湯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湯1>見祝2>網者置四面,其祝曰:「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離吾網。」湯曰:「嘻,盡之矣。非桀3>其孰為此也?」湯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網罟,今之人學紓,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漢南之國聞之曰:「湯之德及禽獸矣。」四十國歸之。 〔注解〕 (1) 湯:商的開國君主。契之後,名履。初居亳,為夏方伯,專主征伐;夏桀無道,湯興兵伐之,...
集翠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偷其事。官正以敬其業,和順以事其上,如此則至治已。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將治亂,在乎賢使任職而不在於忠也。故智盈天下,澤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國,故桀之所以亡,堯不能以為存,然而堯有不勝之善,而桀有運非之名,則得人與失人也。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國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的大體。《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贊曰》:「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國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