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1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經平定隴地,又想征服蜀地。語本《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比喻人心貪得無厭。宋.孫應時〈上邱文定公書〉:「又晏然高臥,不施寸力,月有所入,猶勝向來辛苦作書社,正可媿畏,尚安敢汲汲作平隴望蜀之念耶?」
目空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可少。喻季直遇人無親疏貴賤皆與之盡,而於余尤好。其文蔚茂馳騁,蓋將包羅眾體,而一字不苟,讀之亹亹而無厭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詩。 (2) 降意:屈意、降心相從。〔參考資料〕 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三》引)天人幾何同一漚,謫仙非謫乃其游。麾斥八極隘九州,化為兩鳥鳴相酬。一鳴一止三千秋,開元有道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西望太白橫峨岷,眼高四海空無人。大兒汾陽中令君,小兒天臺坐忘真。生年不知高將軍,手汙吾足乃敢瞋,作詩一笑君應聞。
恨相知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憾恨相知太晚。《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兩人相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無厭,恨相知晚也。」也作「恨相見晚」、「相得恨晚」、「相知恨晚」。
魚朝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70)瀘州瀘川(今四川省瀘縣)人。唐代宦官,性聰慧狡黠。代宗時,為天下觀軍容宣慰使,勢傾朝野,恃勢恣橫,求取無厭,後終因跋扈而被誅。
健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指剛強與貪欲。《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裴駰集解引如淳曰:「知雄守雌,是『去健』也;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去羨』也。」後泛指過度索求之貪念。唐.白居易〈偶作〉詩二首之二:「名無髙與卑,未得多健羨;事無小與大,已得多厭賤。」
2.非常羨慕、十分仰慕。宋.歐陽修〈與王懿敏公仲儀〉:「酒絕喫不得,聞仲儀日飲十數杯,既健羨,又不能奉信。」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一.崔秀才》:「少倜儻好客,揮霍不吝,車馬輻輳,門庭如市,行路者健羨。」
螞蝗見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貪婪無厭。《醒世姻緣傳》第六六回:「誰知狄希陳的流和心性,一見個油頭木梳,紅裙粉面的東西,就如螞蝗見血相似,甚麼是肯開交?」
得寸思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貪得無厭。《清史稿.卷一二三.食貨志四》:「小民惟利是圖,往往得寸思尺。」也作「得寸進尺」。
流連荒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國君巡行天下時,多縱情沉溺於打獵、飲酒等遊樂。語出《孟子.梁惠王下》:「流連荒亡,為諸侯憂。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後用以形容沉迷遊樂而忘歸,以致荒廢正事。
指瑕造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挑毛病、製造分裂。宋.朱熹〈少師魏國公張公行狀下〉:「彼或內變既平,指瑕造隙,肆無厭之欲,發難從之請,其將何詞以對?」
撂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手放得開。比喻經濟寬裕。程乙本《紅樓夢》第五九回:「這幾年著實寬綽了,如今挪進來,也算撂開手了,還只無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