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退徙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申為退讓不與人爭。參見「辟君三舍」條。漢.王充《論衡.變虛》:「夫三惡言不能使惑守心,三善言安能使惑退徙三舍?」
闇度陳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6,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5) 雍王章邯:秦代名將,生卒年不詳。與項羽戰於鉅鹿及棘原,卻因趙高專權,拒卻章邯所請,遂降羽,被立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於廢邱,後為漢將韓信所滅。邯,音ㄏㄢˊ。 (6) 陳倉:秦置,故城在今陝西寶雞縣東。地當雍梁之衝,漢魏以來為攻守要地。漢王東出陳倉,敗雍王章邯之兵,遂定三秦。
口尚乳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6,西漢淮陰人。年輕時曾忍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欋背叛,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6) 當:通「擋」,音ㄉㄤˇ。匹敵、抵抗。
正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當中。《水滸傳》第四二回:「正中一所太殿,殿上燈燭煌。」
奉頭鼠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事家。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2) 常山王:張耳(?∼西元前202),戰國末大梁人,與陳餘為至交好友。秦末,陳涉率兵起義,張耳、陳餘響應。從項羽入關,封張耳為常山王。後張耳、陳餘有隙,餘率兵襲耳,張耳敗走,歸劉邦,隨韓信破趙,後被立為趙王,卒謚景。 (3) 成安君:陳餘(?∼西元前204),戰國末大梁人。與張耳同為魏之名士,與張耳為至交好友。秦末,陳涉率兵起義,張耳、陳餘響應。後與張耳絕交,且率兵襲耳,自立為代王,後為韓信所殺。 (4) 刎頸之交:比喻可同...
夜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螢火蟲。《爾雅.釋蟲》:火即炤」句下宋.邢昺.疏:「火一名即炤,夜飛腹下有火蟲也。本草又名夜光。」
鋒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西漢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擊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4) 西河:地名。地約在今陝西省華陰縣一帶。位於黃河之西,故稱為「西河」。 (5) 魏王:魏豹,生卒年不詳。陳勝起兵後,豹往投靠,攻下魏地二十餘城而立為魏王。後被韓信所虜,為漢效力堅守滎陽,被周苛所殺。 (6) 禽:通「擒」,捕捉。 (7) 夏說:秦末漢初人,生卒年不詳。曾奉陳餘命令,說服齊王共同攻擊常山王張耳。 (8) 喋血:殺人眾多,踏血而行。喋,ㄉ|ㄝˊ,通「蹀」,踐踏。 (9) 張耳:西漢大梁人,生卒年不詳。與陳...
專當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6,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10) 屬:通「囑」,音ㄓㄨˇ,託附。 (11) 捐:以財物或土地等犒賞他人。 (12) 楚:指項籍所建立的「楚」。
一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群人。《水滸傳》第三三回:「只見前面燈燭煌,一夥人圍住在一個大牆院門首熱鬧,鑼聲響處,眾人喝采。」《紅樓夢》第六六回:「誰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見一夥強盜,已將東西劫去。」也作「一火」、「一伙」。
天高聽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帝雖然高高在上,卻能聽察人間善惡,據以降禍福。語出《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子韋曰:『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惑宜有動。』於是候之,果徙三度。」後多用來稱頌帝王聖明。《三國志.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心之云慕,愴矣其悲,天高聽卑,皇肯照微。」也作「天高聽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