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4.00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劉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漢高祖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起兵反秦時,稱沛公,秦亡後,被項羽封為漢王。目錄1 早期2 楚漢相爭3 建立漢朝4 評價 早期劉邦本名劉季,出生於沛縣豐邑中陽里,今江蘇省豐縣的一個農戶家裡。其祖父為一名被魏國所俘而淪為奴隸的秦兵,逃入齊後改名劉清,由於劉清臉上之刺青,因此其一輩子都在當時之不毛之地的沛縣一帶生活。劉邦父母名字沒有記載,只記載名為阿父,亦有稱之劉太公、劉媼。劉邦本來也是有姓而無名,只是叫劉季(即現代漢語所說之劉四),這在先秦下層社會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劉姓源自於替夏朝君王孔甲養龍後來逃到魯縣的劉累。年少時...
楚河漢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楚漢相爭時,項羽、劉邦約定以鴻溝為界。比喻敵對雙方的界限。[例]南北韓以北緯38度線為楚河漢界,各據一方,對峙至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爭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兄弟鬩于牆,外禦其侮。」
指手畫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時揮動手腳。亦有指點、辱罵、抨擊之意。《初刻拍案驚奇》卷三○:「那太湖邊人都是會水的,救得上岸,還見將仕指手畫腳,揮拳相爭,到夜方定。」《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他又不服氣,向著官指手畫腳的亂吵。」也作「指手劃腳」。
抬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各執一詞,互相爭辯、鬥口。《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姚文通曉得他一向是守中立主義的,從前在蘇州時候,彼此為了一事,時常齗齗辯論,如今久別相逢,難為情見面就抬槓,只得趁勢打住話頭,另談別事。」也作「抬槓子」。
昆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兄弟。《三國演義》第八一回:「今汝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當同心協力,共報父仇;奈何自相爭競,失其大義。」
季布一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漢觀津人,生卒年不詳。漢文帝竇皇后之弟。竇,音ㄉㄡˋ。 (6) 季布:西漢時人,生卒年不詳。楚漢相爭,初為項羽部將,數圍劉邦。及項羽滅,為劉邦追捕,後由朱家透過汝陰侯滕公,乃得赦免,並官郎中、中郎將及河東守等。 (7) 諫:用言語或行動勸告別人改正錯誤。 (8) 通:交往。 (9) 不說:不悅。說,通「悅」。 (10) 游揚:稱揚美名,使名聲遠播。 (11) 距:通「拒」,拒絕。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將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爭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准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將萬餘人馬於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號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游渡河,吳將甘寧率領一千人前往駐守,關羽得知後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扎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瀨”。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協議平分荊州,但雙方關係已趨惡化。孫權方仇視劉備、關羽君臣。 威震華夏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同年關羽進攻荊州北部...
古羅馬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有了龐貝、克拉蘇、凱薩的「前三雄」,和「後三雄」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最後也是因為這些巨頭們自相爭奪殘殺,羅馬共和國時期才走向盡頭。 帝國時代(西元前三十年~西元四百七十六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前期羅馬帝國(西元前三十年~西元前兩百八十三年):元首政治時期所謂元首政治,實際上只是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統治 後期羅馬帝國(西元兩百八十四年~西元四百七十六年)此時期的共和外衣被徹底拋棄,而開始公開實行君主統治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古羅馬文明Keyword:Roman civilization 參考資料曾秉赫(2011)。圖解世...
均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均等,平均。《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只見那為頭的道:『某件與某人,某件與某人;』連唱了來人的姓名,又有嫌多嫌少道:『分得不均勻!』相爭論的,半日方散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