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00.88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壓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軍已逼近國界。如:「強敵壓境」、「重兵壓境」。《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六月,定州言契丹勒兵壓境。」《三國演義》第三一回:「今軍威稍挫,敵兵壓境,豈可復使父子兄弟自相爭亂耶?」
肉袒負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怎麼會怕廉將軍呢?只是想到秦國之所以至今不敢出兵攻打趙國,是因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如果我們互相爭鬥,有任何一方傷亡,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國家的安危當然重於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露出臂膊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兩人反而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負荊請罪」,用來比喻主動向對方承認錯誤,請求責罰和原諒。
蝸角虛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微不足道的浮名虛譽。參見「蠻觸相爭」條。宋.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裡。」
牛李黨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況2 背景3 牛黨4 李黨5 鬥爭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概況牛李黨爭,是唐末時,兩派士大夫結黨互相爭鬥排擠的事件。唐朝末年宦官專權,朝廷的官員中反對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擠打擊。依附宦官的又分為兩派——以牛僧孺為首的牛黨和以李德裕為領袖的李黨,這兩派官員互相傾軋,爭吵不休,從唐憲宗時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鬧了將近四十年,歷史上把這次朋黨之爭稱為「牛李黨爭」。牛李黨爭是唐朝末年高官爭權的現象,唐文宗曾有「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的感慨,牛李黨爭使本來腐朽衰落的唐朝走向滅亡。 背景唐朝後期宦官控制朝政,宰相大臣...
黷武窮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瓚: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自焚而死。瓚,音ㄗ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汝陽人。曾起兵討董卓,後據河北,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虞:劉虞(?∼西元193),字伯安,東漢東海郯人。董卓為政時,授大司馬,封容丘侯。後討伐公孫瓚,兵敗被殺。 (4) 稟假:俸給與借貸。假,音ㄐ|ㄚˇ,借貸、預支。
辟君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箭,和您相對抗了。」後來從言裡的原文「辟君三舍」演變出「退避三舍」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主動退讓,不與人相爭
鬥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言語相爭,互不相讓。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王樞密這姦賊,敢和咱鬥嘴,直恁般無上下失尊卑。」
卷土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捲土重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捲土重來」原作「卷土重來」。杜牧為晚唐詩人。晚唐社會黑暗、政治腐敗、藩鎮割據、宦官專權,面對這樣的環境,杜牧作了不少感時傷事或藉古諷今的詩。這首〈題烏江亭〉詩,為杜牧過烏江亭時所作。烏江亭據傳為當年項羽自刎的地方。楚漢相爭,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可是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羽突圍至烏江岸邊,本可渡江,但他自認愧對江東父老而羞憤自殺。後人多讚賞項羽的氣節,但杜牧卻不以為然。本詩首句即開門見山地點出,勝敗乃兵家常事,能忍辱負重的才是「男兒」,所以,項羽這樣一遭遇失敗便以死作為了斷,根本是一種怯懦的行為。其實他所率領的一批江東子弟...
八王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晉時,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冏、長沙王乂、成都王穎、河間王顒、東海王越互相爭殺,遂成大亂,史稱為「八王之亂」。
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趙欲伐燕,蘇代說趙惠王,以鷸蚌相爭持,漁翁得利的比喻,力勸趙王三思後行,以免強秦坐收漁利。典出《戰國策.燕策二》。後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二刻拍案驚奇》卷一○:「自古說:『鷸蚌相持,漁人得利』。到收場想一想,總是被沒相干的人得了去」《明史.卷三二四.外國列傳五.占城列傳》:「如必驅兵苦戰,勝負不可知,而鷸蚌相持,漁人得利,他日悔之,不亦晚乎。」也作「漁人得利」、「漁人之利」、「漁翁得利」、「漁翁之利」、「鷸蚌相爭,漁人獲利」。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