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隨著時間不斷改變。例如,打高爾夫球時,在球桿與球接觸之前,球桿並沒有對球施力;接著,在球發生變形的瞬間,力會逐漸增加;在球開始加速,到球恢復原來形狀為止,力會逐漸減少。(註2) 動量守恆1. 當兩個物體不受外力作用而只有相互之間作用時,它們的總動量為零,就稱為動量守恆。適用於從低速到高速,從宏觀到微觀各個物理領域和各種相互作用。(註1)2. 若只是系統內部的交互作用,則在作用前後,此系統的動量不變。(如果一個系統受到的力皆是內力,且發生變化,例如原子核的放射衰變、汽車相撞、恆星爆炸等,系統的淨動量在事件發生的前後保持不...
克希荷夫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物理學家克希荷夫所發現的定律。一、克希荷夫電流定律:在一電路中的任一點瞬間流入的電流和流出的電流量相等的現象。二、克希荷夫電壓定律:在一封閉迴路中,所有的電壓昇和所有的電壓降的總和為零的現象。
海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海浪。如:「海潮洶湧,漁船轉瞬間被大浪吞噬。」
崩壞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產生向下滑動的現象。「塊體運動」的形態依照其鬆動滑落的速度,分為相當多種,從速度極慢的山地潛移,到瞬間爆發的土石流、山崩等等…型態差異極大。通常崩壞作用的常發生在坡度陡、降雨強度高、水土破壞嚴重、風化嚴重的地區。(註1) 成因崩壞的發生除了重力為基本條件外,還可大略分為幾項因素: 1. 水分水分是造成物質大量下滑的一個關鍵因素,地表含水量高時,其重量必定增加,使物質較易發生崩壞作用;降水也可以讓沉積物孔洞中的空氣逸散、成為土壤潤滑劑,改變介面性質並減少摩擦係數。 2. 坡度坡度的緩急也可以崩壞作用的發生的另一大重要因素...
靜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帶正電,或是電子過剩物體帶負電的現象。例如摩擦毛衣引起靜電導致頭髮豎直;或是拖吊毛衣接觸到門把瞬間,被電電到的經驗。(註3) 靜電感應一個帶電體周圍的區域影響了鄰近的物體。負電場排斥物體中的墊子,所以這些電子都遠離接近負電場的表面,而使物體一端帶正電。相反之,如果是正電荷的物體則會吸引另一物體的電子,而使接近它的表面帶負電,這就是靜電感應。(註1) 電荷當物體中的原子獲得電子時,物體帶負電荷。這是因為每個電子都帶有為小負電荷。當物體中的原子失去電子時,物體帶正電荷。(註1) 物體有三種方式充電(註2)1. 接觸:不...
辛波絲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96年Sto wierszy - sto pociech(一百個笑聲),1997年Chwila(瞬間),2002年Rymowanki dla dużych dzieci(給大孩子的詩),2003年Dwukropek(冒號),2005年 評價一九九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是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詩人。第四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作家,也是當今波蘭最受歡迎的女詩人。她的詩作雖具高度的嚴謹性及嚴肅性,在波蘭卻擁有十分廣大的讀者。她一九七六年出版的詩集《巨大的數目》,第一刷一萬本在一週內即售光,這在詩壇真算是巨大的數目。...
民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所具有的文化智識。[例]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造成民智大開,人民可以瞬間得知天下事。
落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載: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就已經讀了數十萬字的詩辭歌賦等各類文章,培養出極豐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懷疑地問:「你是找誰幫忙寫的啊?」曹植跪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論,下筆成章,何須找人代筆?您不信的話,可以當面測試啊!」那時恰巧曹操興建的銅爵臺剛完工,他就帶著幾個兒子登上高臺,並要他們各作一篇賦。曹植拿起筆來,瞬間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讓曹操驚訝不已,不得不相信他這個兒子確實有「下筆成章」的奇能。後來「下筆成章」就用來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隙過白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白駒過隙」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1>,忽然而已2>。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 〔注解〕 (1) 郤:音ㄒ|ˋ,通「隙」,縫隙。 (2) 忽然而已:只是一瞬間罷了。忽然,俄頃、一會兒。
瞬時速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在某一瞬間的速度,定義為當時間變化很小時,位移向量變化除以間隔時間。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