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走筆成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載: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就已經讀了數十萬字的詩辭歌賦等各類文章,培養出極豐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懷疑地問:「你是找誰幫忙寫的啊?」曹植跪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論,下筆成章,何須找人代筆?您不信的話,可以當面測試啊!」那時恰巧曹操興建的銅爵臺剛完工,他就帶著幾個兒子登上高臺,並要他們各作一篇賦。曹植拿起筆來,瞬間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讓曹操驚訝不已,不得不相信他這個兒子確實有「下筆成章」的奇能。後來「下筆成章」就用來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數位相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可以在可選範圍內任意設置,相機根據設置的快門速度自動設置光圈大小。高速快門速度能夠捕捉到運動主體的瞬間動作,中速快門速度能夠體現主體的運動感,低速快門能夠在光照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增加曝光量,但一般需要三腳架以維持穩定。 焦距設定 影像基本單位 畫素何謂畫素(pixel)?若是用尺寸來說,1024X768,就是指在這影像中有1024條垂直畫素與768條水平畫素。若是以數位相機來說,假設這台相機最高可以拍到的畫素比是4256X2848=12121088,因此我們會說你這台數位相機是屬於一千二百萬畫素的相機。因此你可以去看你螢...
畢沙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畫家柯洛的影響,畫中摻雜著寫實且純樸的風格,往後在普法戰爭期間避居英國,受英國畫家的影響,對外光及瞬間效果的色彩感感到興趣,因此他是所有印象派中最早使用外光做畫的人,他的筆觸使畫面在帶有稠密感的同時不失陽光閃動的感覺。結識秀拉後,一度受點描派的「科學性」所吸引,然而後來感到「科學」侷限了他的想法,最後仍回歸自然與生活,多取材於一般的農村,並未刻意美化,而是捕捉當下看見的感動。此外,畢沙羅是唯一參加過八次印象派畫展的藝術家。[註一] 重要作品<閒談>、<教堂>、<法蘭西劇院廣場>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畢沙羅英文關鍵字:Ca...
一霎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瞬間。《三國演義》第三回:「一霎時,火燄四起,煙迷太空。」《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因此愈聚愈眾,一霎時竟聚了好幾百人。」
加速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坐的舒適度相對就會降低,但向高鐵列車這樣的是令人意外的低平均加速度來啟動。反之,也有像雲霄飛車一樣在瞬間急遽加速的乘坐物。平均加速度的比較:高鐵列發車>飛機起飛時>石頭落下時>太空梭飛射時。(註2) 生活小例子(註1)1. 跳傘:當降落傘在跳傘員的上方展開時,跳傘員與空氣的接觸表面積增大了許多,而大大的增加了阻力。由於向上的力大於向下的力量,所以,跳傘員開始減速。隨著跳傘員下落的越來越慢,阻力也在不斷減少,直到重力與阻力箱等。2. 飛機的駕駛員是憑藉著自動駕駛儀上的加速度來控制飛機在垂直和水平向上的加速...
大雨傾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雨勢大又急,像從盆中傾倒出來一樣。如:「一瞬間大雨傾盆,路上行人連躲雨的機會都沒有。」
鹿島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經過作者帶著深刻感受力的文字描述,讓展示櫥窗深處的寂靜、忽然飄出的香氣,浮現在照片上的模糊人影,瞬間的接觸開啟了通往過去時光的入口,不知不覺地重新連接起我們和十九世紀人們之間的時間裂縫。責任編輯:陳思潔
遺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當物體移去或閉眼時,物像仍存在瞬間的現象。也稱為「後像」。
馬耳射東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馬耳東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馬耳東風」原作「東風射馬耳」,意指東風吹過馬耳邊,瞬間消逝。見於唐代詩人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典源節錄的大意:在北窗下吟詩作賦盡談些風花雪月的事情,說得再多也不比一杯水來得有價值。世間的人聽到這些都轉頭就走,就像東風吹過馬耳,瞬間消逝無蹤,起不了任何作用,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亦可省作「東風馬耳」,例如:宋代詩人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詩一○首之八:「栗里歸來窗下臥,香山老去病中詩。東風馬耳塵勞後,半夜雞聲睡熟時。」而「馬耳東風」則見於宋代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詩五首之五:「青山自是絕色,無人誰與為容。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指的...
丁鈴噹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金屬、瓷器等連續撞擊的聲音。如:「地震來時,廚櫃上的碗盤鍋蓋瞬間丁鈴噹啷作響。」也作「釘鈴鐺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