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31.18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迴山轉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排山倒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排山倒海」原作「迴山倒海」。袁山松,東晉陳郡陽夏人。少有才名,博學能文,在他寫的《後漢書》中,有一段記載東漢最後一位皇帝獻帝的事蹟。獻帝在位三十一年,起初受制於董卓,後曹操以援救漢室之名討伐董卓。接著曹操迎接獻帝至許昌,從此曹操便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得勢後,漸次削弱諸雄的權力,手握國家大權,他架空獻帝,勢力日漸強大,以「迴山倒海」般的巨大力量,把政權移轉到自己手中。袁山松認為,曹操以仿效堯、舜禪讓的美名,逼獻帝授權,實為竊國,與盜賊無異,毫無仁義可言。後來「排山倒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力量巨大,氣勢壯闊。
鄰國之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鄰為壑」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告子下》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曰:「子過矣!禹1>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2>。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的君主。顓頊之孫,姓姒氏,號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傳位於子啟,而開君主世襲之制。亦稱為「夏后氏」。 (2) 壑:音ㄏㄨㄛˋ,溝谷。
盥耳山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許由不接受帝堯的禪讓,到箕山下農耕,在潁水邊洗耳,以免受汙染。盥耳山棲比喻隱居不作官。《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故士或掩目而淵潛,或盥耳而山棲。」
面垢頭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東平陵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5) 嘗:同「嚐」,辨別滋味。 (6) 亂首:頭髮散亂。 (7) 垢面:汙穢不潔的面容。
苕華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美玉。堯禪讓予舜時,贈以此玉,以示轉移政權。見《太平御覽.卷八○四.珍寶部.玉》。後人用以象徵政權。清.文廷式〈賀新郎.別擬西洲〉曲:「一霎長門辭翠輦,怨君王已失苕華玉。」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