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6.43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3,字巨君,西漢東平陵人。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裂冠毀冕:比喻破壞傳統文化。冠、冕,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 2、「填膺」: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據《全唐詩.卷二一四.高適》引)睹君濟時略,使我氣填膺1>。長策2>竟不用,高才徒見稱。一朝知己達,累日詔書徵。羽翮忽然就,風飆誰敢凌。舉鞭趨嶺嶠,屈指冒炎蒸。北雁送馳驛,南人思飲冰。彼邦本倔強,習俗多驕矜。翠羽干平法,黃金撓直繩。若將除害馬,慎勿信蒼蠅。魑魅寧無患,...
王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孳孳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因治洪水有功,得舜禪讓,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 (2) 思:語詞。無義。 (3) 孜孜:勤勉不懈。孜,音ㄗ。 ◎2《書經.君陳》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訓,惟民其乂。我聞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爾尚式時周公之猷訓,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凡人未見聖,若不克見;既見聖,亦不克由聖。爾其戒哉!爾惟風,下民惟草。圖厥政,莫或不艱。有廢有興,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則繹。」
悲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3,字巨君,西漢東平陵人。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裂冠毀冕:比喻破壞傳統文化。冠、冕,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 2、「填膺」: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據《全唐詩.卷二一四.高適》引)睹君濟時略,使我氣填膺1>。長策2>竟不用,高才徒見稱。一朝知己達,累日詔書徵。羽翮忽然就,風飆誰敢凌。舉鞭趨嶺嶠,屈指冒炎蒸。北雁送馳驛,南人思飲冰。彼邦本倔強,習俗多驕矜。翠羽干平法,黃金撓直繩。若將除害馬,慎勿信蒼蠅。魑魅寧無患,...
克儉克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儉地持家,謙虛而不自滿,所以一定可以當得起帝王這個職位。禹在舜的堅持及百姓的擁戴下,終於接受了舜的禪讓,建立了夏朝。後來「克勤克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孜孜不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因治洪水有功,得舜禪讓,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 (2) 思:語詞。無義。 (3) 孜孜:勤勉不懈。孜,音ㄗ。 ◎2《書經.君陳》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訓,惟民其乂。我聞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爾尚式時周公之猷訓,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凡人未見聖,若不克見;既見聖,亦不克由聖。爾其戒哉!爾惟風,下民惟草。圖厥政,莫或不艱。有廢有興,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則繹。」
憤氣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3,字巨君,西漢東平陵人。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裂冠毀冕:比喻破壞傳統文化。冠、冕,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 2、「填膺」: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據《全唐詩.卷二一四.高適》引)睹君濟時略,使我氣填膺1>。長策2>竟不用,高才徒見稱。一朝知己達,累日詔書徵。羽翮忽然就,風飆誰敢凌。舉鞭趨嶺嶠,屈指冒炎蒸。北雁送馳驛,南人思飲冰。彼邦本倔強,習俗多驕矜。翠羽干平法,黃金撓直繩。若將除害馬,慎勿信蒼蠅。魑魅寧無患,...
鄰國為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鄰為壑」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告子下》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曰:「子過矣!禹1>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2>。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的君主。顓頊之孫,姓姒氏,號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傳位於子啟,而開君主世襲之制。亦稱為「夏后氏」。 (2) 壑:音ㄏㄨㄛˋ,溝谷。
蓬首垢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東平陵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5) 嘗:同「嚐」,辨別滋味。 (6) 亂首:頭髮散亂。 (7) 垢面:汙穢不潔的面容。
禪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君王將帝位禪讓給賢人。《史記.卷三六.陳杞世家.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謂至矣!禪位於夏,而後世血食者歷三代。」《三國演義》第八○回:「昔者唐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