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耙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以聚攏或疏散柴草、穀物及整理土地的農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農具。似鍬,前端方闊。有鐵杴,用於耕土;木杴,用於拌散肥料或鏟取穀物。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一.農器.圖譜一》:「杴,臿屬。但其首方闊,柄無短拐,此與鍬臿異也。鍛鐵為首,謂之鐵杴,惟宜土工。剡木為首,謂之木杴,可㩍穀物。又有鐵刃木杴,裁割田間塍埂。」
嘉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奇特美好的穀物。《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甘露降,風雨時,嘉禾興。」《三國演義》第八○回:「自魏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量穀物時,用器具畫除過滿的載量,使穀物與斗斛平齊。《說文解字.斗部》:「斠,平斗斛量也。」如:「斠斛」。
殷殷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鮮的魚鱉鳥獸給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讓洪水順利流入四海;挖通溝渠,引導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並分送生鮮的食物給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資,互通有無。於是每個人民都安定下來,天下也太平了。」皋陶聽了就說:「唷!你說的好,我會向你學習,照著做。」在原文中,「孜孜」是勤勉不懈的意思,「不懈」就含有「不倦」的意味,所以「孜孜不倦」這一完整詞形,到《三國志.卷四一.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向朗》中首次出現。另外《書經.君陳》內容記載周公死後,周成王周公子君陳去治理王城東郊的成周,勉勵他遵循周公教化人民的方法,勤勉不怠,不可貪圖逸樂而荒廢政事,原文中也有「惟日孜孜」的文字。
金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亞。 建國前女真人活躍於松花江流域,水產豐聖,自古以來,這裡的人都過著打獵、捕魚、飼養牲畜以及耕種穀物的生活。這個地區也生產金子與藥材,女真人用它們與外界進行貿易,不過女真與遼、宋、高麗的最大宗貿易物品卻是馬匹。女真人大量養馬,既促使經濟發展,也增強軍事實力,是其興起的關鍵。 建國西元十二世紀初,女真人已有「猛安」、「謀克」的制度,猛安是千夫長,謀克是百夫長,用以編組軍隊。女真戰士皆為騎兵,裝備精良,戰技嫻熟,軍隊人數不多,卻是所向無敵。完顏阿骨打出其不意,先發制人的高明戰術與傑出指導,也是女貞致勝的關鍵。完顏阿骨打還...
比歲不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產連年歉收。《漢書.卷一○.成帝紀》:「關東比歲不登,吏民以義收食貧民,入穀物助縣官振贍者,已賜直。」《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然比歲不登,家益落。夫妻無計,對影長愁。」也作「比年不登」、「歲比不登」。
麥芽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種雙醣類,由兩分子葡萄糖組成的白色針晶。原由穀物胚芽中的澱粉酶將澱粉分解而得。易吸潮而呈常見的金黃色糖膏。甜味不及蔗糖,為常用的滋養劑與矯味劑,廣泛用於食品工業。如:「糖葫蘆外面裹著一層麥芽糖,是小孩子最喜歡的零食。」
禾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穀物、莊稼。唐.張碧.農父詩:「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
養兒防老,積穀防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撫養兒女,以防備年老孤單;積存穀物,以防備饑荒時無糧可吃。也作「養子防老,積穀防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