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穀物開始成熟。《玉篇.禾部》:「秖,穀始熟也。」
倉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庾,露天積穀的場所。倉庾指儲藏穀物的處所。唐.杜甫〈暫往白帝復還東屯〉詩:「加餐可扶老.倉庾慰飄蓬。」明.馬中錫《中山狼傳》:「賦稅仰我而輸,倉庾仰我而實。」
囷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囷,圓形倉廩。倉,方形倉廩。囷倉泛指貯藏穀物的地方。《管子.任法》:「人主有能用其道者,不事心,不勞意,不動土,而土地自辟,囷倉自實。」
養兒待老,積穀防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撫養兒女,以待年老時有人奉養;積蓄穀物,以防備饑荒時有糧可吃。《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團圓破氈笠》:「自古道:『養兒待老,積穀防饑。』你我年過四旬,尚無子嗣。」也作「養子防老,積穀防飢」。
老鼠過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人人喊打。老鼠常偷食穀物、糧食,甚至引起傳染疾病,人人厭惡。全句為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比喻壞人壞事,人人深惡痛恨。如:「這個招搖撞騙、無惡不作的惡人,已成為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對象。」
樂禍幸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徙居大丘,地約在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 (2) 饑:荒年。 (3) 糴:音ㄉ|ˊ,買入穀物。 (4) 晉:春秋時國名。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5) 弗與:不給。 (6) 慶鄭:(?∼西元前538),春秋時晉國大夫。惠公四年晉饑,秦以糧助晉。次年秦饑,晉拒助之,慶鄭諫而無效。後秦伐晉,晉敗,惠公被俘,釋歸後,公乃殺慶鄭。 (7) 背施:忘記別人給予的恩德。 (8) 貪愛:貪物愛財,不與人分享。 (9) 怒鄰:得罪鄰國。 2、「樂禍」:《左傳.莊公二十年》冬,王子頹享五大夫,樂及遍舞。鄭伯聞之,見虢叔曰:「寡人1...
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儋為可容納一石穀物的容器,故稱為「儋石」。也有人以為一石為石,二石為儋,指一人能擔的粟米。用來指少量的糧食。晉.陶淵明〈勸農〉詩六章之五:「儋石不儲,飢寒交至。」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往年家儲無儋石,今麥收多十斛矣。」
貪贓壞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技能、學識或功績的人才,供朝廷任用,並為其作保,稱為「保舉」。 (3) 開倉糶米:打開官倉,出售穀物,以平衡物價。糶,音ㄊ|ㄠˋ。
身無寸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無寸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手無寸鐵」原作「手無寸刃」。《異苑》一書所記皆神話傳說之事,其中記載晉代一則故事:住在順陽南鄉的楊豐和兒子楊香在田裡收割穀物時,被出沒的老虎給咬住,年僅十四歲的楊香,手上沒有拿任何短小鋒利的武器,直接捉住老虎的脖子,結果救了父親一命。刃就是鐵器,所以後來從這裡演變成「手無寸鐵」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手上沒有拿任何武器。另外在較早的文獻漢朝李陵〈答蘇武書〉:「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已可見到「人無尺鐵」一詞,意思是說:士兵傷亡慘重,箭矢也用完了,手上連一件短小的武器也沒有,還是奮勇爭先上前殺敵。
磨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碾碎穀物的工具,通常是用兩塊圓形石盤上下組合而成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