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志求學。如:「他一心向學,終有所成。」《三國演義》第三六回:「乃更姓名而逃,折節向學,遍訪名師。」
|
宏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偉大的願望。如:「他許下宏願,立志成為研發出絕症特效藥的科學家。」
|
投石填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投入東海,一心想把東海填平,以化解心中之恨。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精衛填海」,用來比喻心懷冤憤,立志報仇。然而,東海是如此的深廣,精衛鳥是如此的弱小,所以又可借「精衛填海」來比喻意志堅定,不懼艱苦。
|
夏目漱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中末子。1874年,七歲,入淺草壽町的戶田學校。夏目自幼喜歡漢學,14歲開始學習中國古籍,少年時曾立志以漢文出世。23歲,夏目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現東京大學)。1889年,就學期間的夏目因受好友正岡子規等人影響而開始寫作;同年9月9日,他的漢文暑假遊記《木屑錄》脫稿。《木屑錄》不僅是漱石最早彙集成冊的作品,且署名為「漱石頑夫」。漱石二字來源於唐代《晉書》的故事漱石枕流,一開始是子規的筆名,為夏目借用,並最終成為了他的正式筆名「夏目漱石」。1895年,在愛媛縣松山中學任教,後又去熊本縣執教;這段經歷後來體現在他的小說...
|
天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婦女古有纏足的習俗,清末漸廢,故稱未經纏裹之天然足為「天足」。《文明小史》第四○回:「所以孩兒立志,要娶個天足媳婦。」
|
幼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歲幼小的時候。[例]他幼年時即立志將來要當個飛行員。
|
教育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獻身教育工作,且對理論實踐有豐富經驗和研究的傑出人士。[例]他立志成為一位教育家,為培育下一代而奉獻努力。
|
老而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生。期間有很多人慕名前來歸附,門下賓客有數百人之多。在隴漢交界游牧的時候,他常跟賓客們說:「大丈夫立志,處境愈是艱困,志節應當愈堅強;年紀越是老大,越要多加鍛練,保持身體強健。」並用這句話來自我勉勵。後來他投效東漢光武帝劉秀,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成為大將軍。後來原文中的「老當益壯」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年紀雖大但身體仍然強健,而且志氣豪壯。
|
雞鳴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聞雞起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晉書.卷六二.祖逖列傳》載,晉代的祖逖,性格豪邁,為人俠義。當時國家情勢內憂外患,祖逖立志要為國家盡力,平定動亂。他與好朋友劉琨一起在司州任職,志向相同,兩人便住在一起,相互砥礪。有一回,祖逖在半夜時聽到雞啼聲,雖然天還沒亮,但他驚覺時間相當寶貴,應該好好把握,就踢醒睡在一旁劉琨說:「聽到雞叫聲了嗎?我們得趕快起床,把握時間練武吧!」於是兩人無懼夜裡的涼意,到院子裡舞劍鍛鍊身體,每天都不間斷,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後來祖逖受到皇帝的賞識,被任命為大將軍,帶兵平定動亂,收復許多失土,一償報效國家的心願。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聞雞起舞」,用來比喻把握時機...
|
梅堯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員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稱。梅堯臣入仕之後,曾胸懷大志,抱有遠大抱負,他原名「聖俞」,後改「堯臣」,意為立志要做個聖明君王的賢臣,然而他卻沒有遇到聖君。50歲後,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後任授國子監直講,遷尚書屯田都官員外郎,故人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 文學風格梅公雖然在位途上極不得意,而在詩壇上卻享有盛名,他懷著無限的悲憤、苦悶、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寫出了大量的激動人心的詩篇。在當時,他和蘇舜欽齊名,在詩壇上聲望很高,被稱為「蘇梅」,又和歐陽修是好朋友,都是詩歌革新運動的推動者,對宋詩起了巨大的影...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