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5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道而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尚未完成,就停止不做了。《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但恐立志不堅,中道而廢。」也作「中途而廢」。
杜秋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直成了宦官手中的玩偶,心中十分不平。於是,在杜秋娘的悉心調教下,漳王李湊養成一副有膽識的個性,並立志要作一個有所作為的君王。眼看時機即將成熟,杜秋娘周密籌畫,與朝中宰相宋申錫密切配合,企圖一舉除掉王守澄的宦官勢力,廢掉文宗,把李湊推上皇帝寶座。  無奈宦官的耳目眾多,雖然杜秋娘的計畫十分隱秘,仍然被王守澄有所探知。好在沒有什麼把柄落在他們手中,自然不便嚴加處置,結果是李湊貶為庶民,宋申錫則謫為江州司馬,而杜秋娘也削籍為民,放歸故鄉,結束了她這一段絢彩的“折花”歲月。  自古女子的命運多掌握在別人手中,而出身微賤的杜秋...
縱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心所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隨心所欲」原作「從心所欲」,見於儒家的重要典籍《論語》一書中。《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述了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其弟子自相問答的言語,由孔門後學記錄而成,為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養進程,他說:「我十五歲時立志向學,三十歲時自立於社會而有所成就,四十歲時能明瞭事理而無所迷惑,五十歲時明白了天地萬物生成運行的自然法則,六十歲時能聆聽並了解他人話中的真義,七十歲時則能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會踰越法度。」由孔子這段話可以得知,當人修養到極致,萬事萬物的道理了然於胸,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而不會有所違...
志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向與事業。如:「國父立志革命救國,可惜志業未竟,便與世長辭了。」《晉書.卷九一.儒林列傳.氾毓》:「毓少履高操,安貧有志業。」
失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女子失去貞節。《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今文君既失身於司馬長卿,長卿故倦游,雖貧,其人材足依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此非娘子自肯失身,這是所遭不幸,娘子立志自明。」
引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標點符號。用來標示說話、引語、專有名詞、或特別用意的詞,其符號為「」或『』。如老師說:「你們要記住國父說的『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這句話。」[例]寫文章時若引用他人說法的原文,一定要加引號以示區別。
林德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童詩》是林德俊的第一本詩集。他自稱是「從夢中醒來而後成為詩人,追求一種簡單而深刻、平易而不凡的詩風,立志作一個呆板城市的塗鴉混混、秩序世界的不良少年。」這樣的一段話剛好可以說明為什麼詩集要叫做《成人童詩》?從夢中醒來的人,理應是一個成熟的理性人,此之謂「成人」;是成人卻要追求簡單而深刻、平易而不凡--這是保有「童」心的人;還要立志作呆板城市的塗鴉混混、秩序世界的不良少年--違抗秩序,另造世界,這是擁有「詩心的人,如是,成就了這一本《成人童詩》。「童...
精衛銜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投入東海,一心想把東海填平,以化解心中之恨。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精衛填海」,用來比喻心懷冤憤,立志報仇。然而,東海是如此的深廣,精衛鳥是如此的弱小,所以又可借「精衛填海」來比喻意志堅定,不懼艱苦。
精禽填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投入東海,一心想把東海填平,以化解心中之恨。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精衛填海」,用來比喻心懷冤憤,立志報仇。然而,東海是如此的深廣,精衛鳥是如此的弱小,所以又可借「精衛填海」來比喻意志堅定,不懼艱苦。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茅盾說,“我的第一個啓蒙老師是我母親”。茅盾的啓蒙教育開始較早。小學前便讀過家塾、私塾。8歲入烏鎮立志小學讀書,後轉入植材高級小學,成爲該校第一班學生。茅盾的中學時代,是在浙江的三所中學度過的。1909年,他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學堂插班二年級讀書,1911年秋季轉入嘉興中學堂。不久,辛亥革命爆發,茅盾熱情地迎接了這次革命,做起革命的義務宣傳員來。在學校裏,由茅盾和幾個同學發動,抨擊了一個不得衆望的學監,而被學校除名。於是,他便轉入杭州安定中學校學習,並在那裏畢業。在中學時代的生活中,固然有些師長,給茅盾以深刻的印象和積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