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9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調墨弄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弄筆墨,寫作文章。漢.王充《論衡.佚文》:「天文人文,文豈徒調墨弄筆為美麗之觀哉?」
郁達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性苦悶以及對國家懦弱的悲哀。劉海粟在《文匯月刊》1985年第8期曾說過:『達夫小說中有一些不純淨的筆墨,是變態心理的產物。』但那是由於生活的環境,報國無門的無奈之下,造成他性格上的複雜與苦悶。 著作 小說:《銀灰色的死》《沉淪》《南遷》《蔦蘿行》《春風沉醉的晚上》《離散之前》《薄奠》《遲桂花》 散文:郁達夫亦寫遊記、散文、政論、文學評論等,其中以遊記與寫景散文最為著名。著名篇章:《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光慈的晚年》《杭州的八月》《故都的秋》《寂寞的春朝》《春愁》《江南的冬景》《記風雨茅廬》《懷四十歲的志摩》《懷...
淵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像海一般深廣。漢.王充《論衡.亂龍》:「子駿,漢朝智囊,筆墨淵海,窮無以應者。」南朝陳.徐陵〈與李那書〉:「才壯風雲,義深淵海。」
蕭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散文、小說、詩歌或劇本,如果不能讓人在閱讀之後,震動心弦、深有感觸,進而受到啟迪與安慰,則可視為浪費筆墨,甚至禍棗災梨了。早在1950年發表第一篇作品。唯轉業新聞工作之後,曾有近10年時間擱置文藝寫作,直至1975年才又重拾文學創作之筆。他的作品以寫實風格見稱,憑著樸實無華的文字陳述,凡所見所聞,皆能精準下筆為文,讀來親切平和,發人省思,他尤其喜愛接近大自然,在青山綠水間寄情詠物,常有神來之筆,頗能呈現個人人文風采。 著作 著作有散文集《三十功名塵與土》、《馬祖、高雄、我》、《屐痕》、《歸鄉拾夢》以及小說集《悲歡歲月》...
人物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畫、山水畫的興起而漸趨式微,但表現技法更臻成熟。兩宋因文學思想的興發,人物畫不重形似而重神韻,引發筆墨上之探索。明代人物畫多繼承唐宋古法。清代師古風更盛,肖像畫、仕女畫特別發達。民國以來,多少受到西洋繪畫技法的影響,表現較自由,呈現多方面風格,顯得多彩多姿。 意境人物畫自古以來即主張以形寫神,以表現人物的神情與性格,一方面追求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為最高目標,另一方面人物畫也重視筆墨線條的特殊韻味。 技法人物畫表現技法可分為工筆及寫意兩種類型: ...
揚州八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的江蘇揚州,大約十八世紀之時,為江南經濟、文化的中心,當時畫家亦多集中此地。部分畫家風格脫俗,不拘泥古法,被當時人目為畫壇的「偏師」、「怪物」,遂有「揚州八怪」之稱。如金農、羅聘、鄭燮、閔貞、汪士慎、高鳳翰、黃慎、李鱓、李方膺、高翔等人皆是,實際上不止八人。他們不但能詩,亦擅書法或篆刻,其筆墨技法對近代寫意花卉影響很大。
試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於小孩滿週歲時,長輩將書本、算盤、筆墨等各種物品擺在孩子面前,讓他隨意抓取,藉此預測其未來志向和性情的一種習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育子》:「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羅列盤琖於地,盛果木、飲食、官誥、筆研,筭秤等經卷針線應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謂之『試晬』。」也稱為「抓週」。
文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筆墨之事。《晉書.卷六七.溫嶠傳》:「拜侍中,機密大謀皆所參綜,詔命文翰亦悉豫焉。」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三代政暇,文翰頗疏。」
橐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筆墨生涯。清.康有為《大同書.甲部.人生之苦》:「明以來之文臣不為公侯,必待艱難考試乃得青衿,百人橐筆,僅一登科。」
泥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汙穢不潔。《歷代名畫記.卷一.論畫六法》:「今之畫人,筆墨混於塵埃,丹青和其泥滓,徒汙絹素,豈曰繪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