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6.29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鍊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鍛鍊詩文的用字。南朝梁劉勰以為,創作詩文時用字必須依據四大原則加以練擇──避免使用冷僻的字、不連用偏旁相同的字、儘量不重複運用同一個字、錯開筆畫多和筆畫少的字,以保持文章排列的美觀。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八:「鍊字不如鍊句,則未安也,好句要須好字。」
楷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漢字書體。初指筆畫平直,端正工整的字體,唐宋以後專指由隸書演變而來的正體書法。與隸書的主要區別為省略尾部的挑筆。約起源於後漢,至魏完備成體,通行至今。也稱為「真書」、「真字」、「正楷」、「正書」。
筆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寫文字時,筆畫先後的順序,稱為「筆順」。
簡體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筆畫較正體字簡單的異體字。如「辞」為「辭」的簡體字,「体」為「體」的簡體字等等。也稱為「簡化字」、「簡字」。
豐子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的。他在東京做短期進修。4個月後,他拉完了三冊提琴練習本和幾個輕歌劇曲子。美術方面,豐子愷專攻炭筆畫。 但某日,他在舊書攤上看到《夢二畫集˙春之卷》。竹久夢二是日本一位自學成功的畫家,專攻簡筆漫畫,在當時可謂自成一家。竹久夢二的畫構圖技巧來自西方,但畫趣卻是東洋味。豐子愷認為,這些畫作簡直就是「無聲的詩」。從竹久夢二的作品中,豐子愷找到了日後美術的途徑。豐子愷在日本遊學10個月,盤纏用盡後不得已返國。回國後迫於家計他再執起教鞭,授課講學。平日在教學之餘,開始從事英、日文的翻譯工作。豐子愷創作漫畫的動機,先是因校務會議...
波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法的撇、捺。也泛指書法的筆畫。《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一面想,一面看那匾上的字,只見那縱橫波磔,一筆筆寫的儼如鐵畫銀鉤。」
心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中。指頭腦中的思想或情緒。《儒林外史》第一回:「到了十七八歲,不在秦家了,每日畫幾筆畫,讀古人的詩文,漸漸不愁衣食,母親心裡歡喜。」《文明小史》第五○回:「他心裡恐怕黃撫臺聽見,又說他不行。」
漏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漏、漏失。[例]這個字漏掉很多筆畫,誰也無法辨認。
正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矯正字的結構、筆畫,使合乎書寫規範。
4.指「正」字。因為筆畫為五畫,常借來計數。如:「他的得票數是五個正字,一共二十五票。」
白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筆畫錯誤,或誤寫音同義異的字。參見「別字」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